【基因編輯】北大團隊精準刪除白老鼠特定記憶 有助治療慢性痛症

撰文:葉琪
出版:更新:

據內地傳媒報道,北京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萬有與伊鳴團隊,近日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在實驗白老鼠的腦中,「精準刪除」特定的記憶。團隊成員之一的北京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伊鳴指,今次的研究有望為慢性痛症、成癮等以「病理性記憶」為特徵的疾病治療提供新思路。據了解,相關研究成果已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的子刊上發表。

伊鳴介紹,研究團隊在兩個不同的實驗箱中,誘發白老鼠對箱子的恐懼記憶,進而將基因編輯技術與神經元功能標記技術結合,基因編輯特定印記細胞群,精確刪掉白老鼠對其中一個箱子的記憶,同時又完好保留另外一個箱子的記憶。

北京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伊鳴。(網上圖片)

伊鳴在接受內地傳媒訪問時指,記憶的編碼及儲存都很重要,但負面記憶的「遺忘」同樣重要。負面情緒的記憶對生存有重要意義,但如果此類記憶過於「頑固」,反而會成為負擔甚至疾病,例如有創傷後遺症。此外,慢性痛症、藥物成癮、慢性壓力等疾病,本質上都是患者在經歷疼痛、毒品帶來的感覺或壓力後,產生難以清除,並且長時間存在「病理性記憶」。「病理性記憶」的具體機制尚不完全清楚,也缺乏有效的治療。

伊鳴表示,由於對於人體對事物的記憶,是由大腦內的「印記細胞」來編碼與儲存,不同的記憶由不同的印記細胞群組負責,故理論上如果能「刪除」記憶,就可能為「病理性記憶」等疾病的治療提供新思路。至於傳統的藥理學或基因編輯技術,僅能大範圍地、非特異地影響神經細胞,無法精確操控有特定功能或解剖特徵的神經細胞群。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