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仍每日返工 中國小兒心胸外科鼻祖丁文祥獲評「最美醫生」

撰文:姜庚宇
出版:更新:

今日(8月19日)是內地醫師節,據內媒報道,上海一名91歲的醫生丁文祥獲評「最美醫生」。作為中國小兒心胸外科鼻祖,丁文祥如今仍然每日去醫院上班,每周五堅持為患者門診。他表示,有很多病人是從外地趕來,他不捨丟掉自己的技術,「外地病人也需要得到我的幫助,只要我身體還能動,我能看就看。」

報道稱,從醫近70年的丁文祥,組建了中國第一個小兒心胸外科,研發了中國首套專門用於小兒心臟手術的外科手術器械,被外界稱呼為小兒心臟「魔術師」。1954年,丁文祥自醫學院畢業後,進入廣慈醫院(現上海瑞金醫院)成為成人外科醫生,但當國家衛生部門宣布要成立兒科系時,他選擇加入這個當時的新學科。

年輕時的丁文祥(左1)為患兒做檢查。(澎湃新聞)

丁文祥說,當年兒科手術並不起眼,就是闌尾炎之類的簡單手術,沒有人願意去做,但他轉入兒科後,深深感受到孩子的天真活潑給自己帶來的快樂,愈發有了作為兒科醫生的成就感。

1958年,丁文祥用舊式血壓表改裝成空氣灌腸器,用以治療小兒腸套疊,當時有100名患兒在廣慈醫院因這一技術獲益,而這一產品也推向全國,讓更多的孩子避免手術帶來的創傷。及至1960年代,他逐步填補了小兒外科專業治療的多項空白,並將目光投向難度最大的分支——小兒心胸外科。

如今的丁文祥仍堅持到醫院上班,為患兒查房、看門診。(澎湃新聞)

丁文祥表示,當時在搶救室裏死亡的患兒,有一半是因為先天性心臟病未得到及時治療,而導致心衰死亡,而國外都通過開刀來挽救這些孩子的生命。1963年,丁文祥轉至新華醫院任職,把所有研究精力集中在小兒心胸外科的發展上。1974年,丁文祥組建了中國第一個小兒心胸外科,但當時引入針對心臟的這類高端醫療設備非常困難,於是他決心自主研發中國第一部小兒人工心肺機。

1974年5月23日,丁文祥為一名3個月大的室間隔缺損的患兒開展手術,開創了中國小兒先心病外科手術的先例。此後,他又赴日本學習世界一流的體外循環技術,並系統地引入中國。1985年,首例使用國產膜肺的深低溫停循環心臟直視手術成功實施。

1998年6月1日,由丁文祥發起的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開張。2007年,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心臟中心大樓建立並啟用,成為世界最大的兒童先天性心臟病臨床中心之一,2018年完成3800宗手術,在全球兒童專科醫院排首位。

如今,丁文祥仍然堅持每日上班,每周五開半天門診。由於外地人來上海看病不容易,多等一項超聲波檢查就要多花費一晚住宿的錢,因此原定半天的門診,他經常會為了病人延遲到下午2至3時。對此,丁文祥表示,每個孩子都要想辦法去救,醫生要為病人多想想,要考慮他們的家庭經濟情況如何,以及家長對孩子有甚麼期望。

(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