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清朝古橋遭「破壞式維修」失歷史痕跡 省文物局責令停工

撰文:彭琤琳
出版:更新:

經過逾一年的修繕,具有200多年歷史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北衡水安濟橋,橋體和橋面修繕已基本完工。惟近日有網民曝光安濟橋的修繕現狀,發現該橋失去了車輪印等標誌性的歷史痕跡,被平整的石磚代替,因此戲稱這是「破壞式維修」。
河北省文物局周一(14日)回應表示,指事件屬當地文物管理部門過失,目前已責令停工。

衡水安濟橋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網絡圖片)

公開資料顯示,衡水安濟橋又名衡水老橋,建成於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目前坐落於衡水市勝利東路,是河北省境內現存橫跨滏陽河上規模最大的古代石橋,也是河北省內現存較大的古代石拱橋,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多年來,衡水安濟橋經過多次損毀、修建,距今年代最近的一次嚴重破壞是1937年被侵華日軍炸毀的石橋中孔,後曾數次進行修復。這次的修繕工程於2019年5月開工。

網民近日曝光的圖片顯示,安濟橋橋面原有的石材寬大平滑,部分石塊布有裂痕,橋面中間有兩道車輛長期碾壓的車轍痕跡,呈現出滄桑古樸的歷史風貌。修繕後,如今的橋面中間新鋪上一截平整的石材,原有的車轍痕跡也被新鋪設的石材截斷。

事件在網絡引起熱議,網民紛紛表示這是「破壞式翻新」:

「這就是傳說中的破壞式維修?」
「把古橋修成新橋。」
「日本人都沒炸壞,給自己人拆壞了。」
「保護性破壞。」
「必須恢復原貌。」

對此,河北省文物局回應稱,安濟橋橋面施工過程中,工作人員發現橋頭兩端地面標高降低,清理橋面瀝青後,發現中孔橋面石位置為雜土回填,於是當地決定採取補配「中孔橋面石」的做法,「但是這一做法並沒有經過上報處理,現在已責令地方停止施工。」

文物局還稱,後續將按程序由地方重新上報「修繕橋面」的相關工作請求,省文物局重新進行審批,如果審批通過,原被責令停止的修繕工作可繼續進行施工。

(紅星新聞、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