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縱目大面具雙眼呈圓柱狀突出 造型誇張與外星人有關?

撰文:林芷瑩
出版:更新:

四川廣漢市的三星堆遺址被譽為是「20世紀人類最重大考古發現之一」,先後出土縱目大面具、青銅立人像、青銅神樹、金杖等珍貴文物,以及被譽為「世界銅像之王」的青銅大立人,揭開了古蜀文化的神秘臉紗。
到底造型誇張的縱目大面具代表甚麼?眼睛又對古蜀人有何意義?

三星堆青銅縱目面具與青銅人頭像。(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三星堆出土了許多與眼睛有關的文物,其中縱目大面具是最引人注目。縱目大面具高65厘米,寬138厘米,有着長刀眉、鷹鉤鼻、尖耳朵、扁平的嘴巴,眼睛呈圓柱狀往前伸出,甚至連眼肌都附在眼球上拉了出來,似在奮力張開眼睛。面具兩頰上下均有榫孔,推測是被高高供奉在宗廟中,可能代表三星堆人對眼睛的崇拜。

縱目大面具的設計既誇張又獨具特色,可能與當時的天氣環境有關。成都平原自古多霧,大部分時間都是陰天,因此難以用肉眼觀看遠處的事物。有觀點認為,縱目大面具的眼睛設計成圓柱形,無疑意味它有超乎尋常的望遠能力,可以看見遠方;尖耳朵就猶如雀鳥的兩隻翅膀,而古人認為天空中飛翔的雀鳥能夠聽到遠方的聲音,甚至是雲霄之外神靈的指示。

三星堆青銅縱目面具。(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此外,有觀點認為縱目大面具塑造的是蜀王蠶叢形象。《華陽國志》記載:「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死做石棺石槨,國人從之,謂縱目人塚也。」因此,所謂「縱目」有可能如面具一樣,眼睛向外突出,除了是對蜀王蠶叢的追憶,更顯然是經過了古蜀人天馬行空的幻想與藝術加工。

事實上,眼睛是古蜀青銅器藝術表達的重要母題,古蜀人創造出大量眼睛突出的形象,供奉於宗廟或神殿中。雖然古蜀人並未留下自己的文字,但商朝的甲骨文中會以眼睛代表蜀人,因此有可能是商朝人看到或聽說了古蜀人供奉的神像,於是用象形的方式記錄下,變成甲骨文「蜀」的由來。

除了縱目大面具,青銅人頭像同樣是縱目,但後者中間有一道橫向棱線,亦不像縱目面具般誇張,有可能代表酋長或祭司階層。學者普遍認為,青銅人頭像過去是有身軀,但因青銅珍貴,它們的身軀會以木頭或泥巴代替,並在埋入祭祀坑前被毀壞。

在三星堆遺址中,只有古蜀國群巫之長、高260厘米的青銅大立人是全銅鑄造。它出土時在祭祀坑中平躺,周圍被縱目面具、人頭像、玉器以及6、70條象牙圍繞。大立人同樣是粗眉、縱目、高鼻、闊口、大耳,但身體用青銅鑄造而成,頭戴雙層高冠,身穿3層華衣,外衣有4條飛龍裝飾;雙手碩大握在胸前,過去或手握玉璋或象牙等禮器。

辮髮銅人頭像(左);笄髮銅人頭像(右)。(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目前,在可以辨認的64件青銅人頭像中,考古學家只發現了2種髮型,包括在後腦有長辮子的「辮髮」,以及用發簪系在腦後的「笄髮」。其中4個青銅人頭像戴着黃金面罩,應該是代表古蜀國的最高權力,而當中「辮髮」、「笄髮」各有兩個,數量恰好相等,似乎刻意維持某種平衡。

在古代,各部族都有不同的髮型,而國家權力往往分為宗教與王權兩個部分。因此,三星堆祭祀坑中出土的「辮髮」、「笄髮」青銅人頭像,除了代表着2個不同的部族,更透露出古蜀國內部的政權模式,梳有「笄髮」的青銅人像的工作幾乎與宗教有關,代表神權階層,控制着三星堆人的精神,充當人與神靈之間溝通的媒介;「辮髮」的青銅人像則手握王權,奴役三星堆人的身體。

(澎湃新聞/《縱目之神 三星堆的青銅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