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院長王旭東:有些清宮戲是文化垃圾 該下架得下架

撰文:朱加樟
出版:更新:

近年內地的古裝劇大行其道,不過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16日表示,有些清宮戲是「文化污染」及「文化垃圾」,該下架就得下架。王旭東不滿這些清宮戲只讓觀眾看到古人的陰險狡詐,沒有從歷史中汲取教訓,也沒有呈現出人性的美。

宮鬥劇近年深受歡迎,不過官方多次聲稱要加強對宮鬥劇的規管。(視覺中國)

王旭東16日以「共同守望人類的故宮」為題發表講座。王旭東強調,故宮從過去的皇家宮殿建築群,變為人民的博物館,要不斷發掘其中的多元文化價值,把對今天有借鑒和教育意義的價值呈現出來。

他稱有的民眾喜歡故宮的美,那他們就每天分享故宮的美照;有的喜歡故宮的歷史,他們就要發掘出其中的歷史真實性;有的喜歡故宮文物,他們就要探究古代能工巧匠在創造文物背後的科學性。希望這些價值也能夠通過影視、文學、動漫、遊戲、文創產品等體現出來。

而在他看來,有些清宮戲,沒有給民眾帶來美的享受,沒有從歷史中汲取教訓,也沒有呈現出人性的美,反而是杜撰人性中的惡。讓觀眾好像只看到古人的陰險狡詐。這些文化污染、文化垃圾,該下架就得下架。

《北京日報》:到了該清理的時候了

北京市委機關報《北京日報》新聞時事評論專欄《長安觀察》17日發文指,清宮戲劇集雖多,情節卻大同小異,或是聚焦後宮人等勾心鬥角,或是描繪權臣謀士構陷爭鬥;妃嬪一個比一個心機,權臣一個比一個腹黑。爾虞我詐中,不見真實的歷史樣貌,更遑論厚重的人文關懷和文化熏陶了。

文章又指,很多清宮戲只是披了件歷史的外衣,其實邏輯混亂、子虛烏有,一直是偶像劇、職場劇、厚黑學之類的雜糅體。但歷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故宮也決不只是妃嬪爭寵互害的名利場。文章最後更指,「胡編亂造,以假亂真,逆向淘汰,是到了該清理的時候了」。

2019年初,《北京日報》刊出文章力數宮鬥劇5大「罪狀(點圖放大):

2019年初,《北京日報》刊出評論文章力數宮鬥劇5大「罪狀」,隨後當時熱播中的《延禧攻略》及《如懿傳》被停播。文章認為宮鬥劇文化傳播不斷升溫,第一個負面影響就是「熱衷追崇皇族生活方式,使之成為流行時尚」,「許多人似乎都以能沾上點兒皇氣兒為榮」;第二是「精心演繹宮鬥情節,惡化當下社交生態」,「與中國當前提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格格不入,南轅北轍,危害不淺」。

第三是「不吝美化帝王臣相,淡化今朝英模光輝」,「超過了對新中國開國元勛、英雄模範及優秀共產黨員的宣傳」;第四是「宣揚奢華享樂之風,衝擊克勤克儉美德」,「不乏對宮中奢靡之風和錦衣玉食、聲色犬馬的展示,與我們現在所提倡的艱苦奮鬥,克勤克儉的優良傳統相差甚遠」;至於最後第五個負面影響就是「片面追逐商業利益,弱化正面精神引導」,「看不到多少具有積極意義的文化,節目的商業炒作是成功的,文化建設卻不盡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