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虎誤闖民居獲救後放歸自然 專家解釋「放虎歸山」背後細節

撰文:林芷瑩
出版:更新:

有野生東北虎上月23日闖入黑龍江省密山市某村莊傷人,後於當晚成功救護,被取名為「完達山1號」。經專家評估論證,「完達山1號」生理指標正常,且不存在異常行為和疫病風險,已於周二(18日)放歸自然,成中國首次成功救護放歸野生東北虎。
到底要達到甚麼條件才能放歸自然?如何挑選棲息地?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貓科動物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此次放歸自然行動的副總指揮姜廣順,就有介紹了本次「放虎歸山」行動背後的諸多細節。

國家林草局消息稱,「完達山1號」闖入黑龍江省密山市前,原隨母虎主要活動於中俄邊境交界區域,推測牠是離開母虎不久,因未能及時找到適宜雌虎及領地,沿中俄邊境線狹長林帶盲目遊蕩至密山市。經過20多天的密切觀察、救護和隔離,「完達山1號」最終在黑龍江穆棱林業局有限公司施業區放歸自然。

姜廣順介紹,本次「放虎歸山」經過了專業的評估論證,先後向美國、俄羅斯和印度等國家的行業頂尖專家諮詢及討論,匯集多方建議,綜合分析了老虎的狀況,包括透過檢疫確保牠生理指標正常,不存在異常行為和疫病風險。同時,為了保持「完達山1號」的野性,在救護期間,向牠投餵的均為鮮活的動物。

姜廣順表示,棲息地的選擇經過多種因素考慮,首先該區域的獵物充足,且人口密度極低,「人虎衝突」風險小,另近5年來都有老虎出現,但沒有定居虎,非常適合「完達山1號」生存。他解釋,放歸的地點不能選擇一個沒有老虎生存的地方,亦不能放在有定居老虎的地方,否則會無法發揮種群作用而「孤苦而死」,或因爭奪領地發生虎間打斗等情況。

經檢測,「完達山1號」為雄性亞成體,體重225公斤,年約2至3歲,放歸時頸上戴有頸圈。姜廣順坦言,作為一隻雄虎,牠的活動範圍很大,因此監測環節不可少,而該頸圈是衛星跟蹤頸圈,可以起到非常好的監測作用,每隔一小時就會傳回信息,確定老虎位置。

他表示,不少當地居民會對老虎感到擔憂,因此可透過頸圈監測老虎位置,一旦牠靠近村莊或有潛在風險,就可以提前提醒當地居民,做好防控預案。此外,透過監測老虎位置,可以研究出牠的空間移動規律,生態空間需求等問題,包括行動廊道位置、與其他種群如何溝通等等。

對於有人擔憂老虎戴頸圈會影響牠的野外生活,姜廣順則比喻稱,老虎佩戴頸圈就如人類戴手錶,不會造成影響,且頸圈的大小、重量都符合國際標準。此外,當完成監測工作,包括完全摸清牠的行動規律等問題,確保不會威脅人類後,就可以遠程控制脫下頸圈。

國家林草局指出,科研人員將持續實時監測和研究「完達山1號」在野外的健康狀況、活動規律、遺傳信息、生存能力等。為確保牠放歸自然後的人、虎安全,已先後派員加強對黑龍江省放歸自然工作的指導,做好後續跟蹤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準備,一旦發現有靠近村莊居民區的跡象,會及時採取安全防範措施。

姜廣順認為,由於當前虎種群恢復速度加快,誤闖居民區的老虎也會更多,因此建議應建立一隊專業的技術團隊應對此類問題。

(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