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00後遺囑數據首公佈 遊戲賬號等虛擬財產處置佔17.3%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談起立遺囑,不少人會想起老年人,然而如今這已不再是銀髮一族的專利,甚至愈來愈年輕化。近日,中華遺囑庫發布《2021中華遺囑庫白皮書》,首次公佈「00後」遺囑數據,其在2020至2021年立遺囑人群中較上一年增長14.42%,達223人,遺囑財產以銀行存款為主,但支付寶、微信、QQ、遊戲賬號等虛擬財產的處置也佔17.3%。對於年紀輕輕立遺囑,不少人表示,是因無法確定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不想留下遺憾。

目前正在上大專、年僅17歲的網絡寫手王皓(化名)早在2020年7月便立下遺囑,內容與網絡小說的著作權有關,其所創的網絡小說獲得的分成是其主要收入來源。他表示,立遺囑很有必要,自己平時也是一個比較有規劃的人,故想把事情都安排好,「我覺得想到就要去做,不要等。等著等著,可能最後什麼都沒有留下,這是很不負責任的」。他擬將財產分給父母、朋友,這是因朋友們對他很好,對他非常照顧和支持。

00後遺囑財產以銀行存款為主。(北京青年報)

18歲、剛上大一的王雨(化名)也在2020年10月立了遺囑,由於手機、電腦屬於易耗品,交付程序複雜,她決定將一張銀行卡寫進遺囑,其中有過年收到的利是錢以及用其購買基金理財獲得的收益。她希望把存在銀行卡內的兩萬多元人民幣留給一位好友,而不是有賺錢的能力的父母,因前者在她最傷心難過、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予了支持幫助和關愛。她又指,立遺囑純屬個人意願,父母並不知情,認為每個年齡段的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且自己的心理很健康,反而怕說了之後父母會誤解。她最後指出,日後如果資產增多,可能會重新訂立遺囑,增加遺囑繼承人。

有立遺囑意願的甚至有一名16歲的少年,他2021年春節前聯繫中華遺囑庫,聲稱自己是一名護士,要把所有存款都留給媽媽。從小便和母親相依為命的他表示,自己曾在一家醫院支援,在疫情最嚴重的兩個多月親眼目睹多位患者在什麼都沒有說下遺憾離世,因此從一線下來以後,念頭一直在腦海中,「萬一我不在了,那筆錢可以給媽媽多一些照顧」。

數據顯示,就遺囑涉及的財產種類,80後的財產類型更多元化,但90後、00後遺囑內涉及虛擬財產的比例更高。「婚姻風險」是青年立遺囑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自身婚姻風險佔比14.55%,子女婚姻風險佔比15.87%,合計超過三成。另避免財產下落不明和照顧家人、防止財產旁落等也是重要因素。至於遺囑繼承人,數據顯示30歲以下人群立的遺囑中,選父母作為財產繼承人的比例達77.26%,40歲以上人群選孩子作為財產繼承人的比例達逾60%,30至39歲人群選父母或子女繼承的佔比接近,皆為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