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華大團隊夥中外課題組最新研究:擁相似DNA和樣貌未必是近親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多樣性基因組研究團隊、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等多個中外課題組,早前就有袋類哺乳動物的進化過程研究,結果發現,擁有相似DNA和樣貌的未必是近親,這可能會受到些隨機事件所影響。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研究成果已於4月20日於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細胞》(Cell)雜誌在線發表。華大相關負責人表示,理論上,攜帶相同表型的物種,演化關係越接近,然而實際上,用物種的形態特徵來分析演化過程,卻常會得出與DNA數據不一致的結果。不完全的譜系分流是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多個物種在極短時間內自共同祖先分化出來,使得某些祖先基因的多態性,被隨機分流到分化出的不同物種裡,從而導致多個物種隨機保留了相同的基因型。

成果已於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細胞》(Cell)雜誌在線發表。(《細胞》網頁)

研究團隊對此向小山猴、袋鼠、樹熊等展開了研究,因這類有袋類動物很可能經歷過物種快速分化,導致早期演化關係長期存在爭議。例如,小山猴作為南美洲的有袋類動物,卻在骨骼、生殖器官和大腦結構等多方面與袋鼠、樹熊等澳洲的有袋類動物更為相似。因此,早前基於外形特徵而推定的演化關係認為,小山猴和雙門齒目的袋鼠、樹熊更近緣,進而推測其應起源於澳洲。

華大團隊表示,他們利用小山猴和其他有袋類動物的全基因組數據進行對比,證明其應為澳洲所有有袋類動物的姐妹群,即和澳洲有袋類有共同祖先,但不屬於澳洲有袋類,「過去錯誤的觀點可能就是由於不完全譜系分流導致的,祖先基因型的隨機分配,偶然地讓兩個親緣關係較遠的物種繼承了相同的基因型」。與此同時,研究還證明只是依靠部分基因、部分性狀來構建進化樹並不可靠,重構物種發展歷程的金標準是全基因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