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規模最大古DNA研究:絲綢之路前亞歐東西部人群早在新疆融合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早前,中國科學家針對新疆地區古代人群開展大規模、系統性古基因組研究,是迄今為止中國境內最大規模的古基因組研究,通過將考古學與遺傳學深度融合揭示5000年來新疆人群演化歷史,也揭示了亞歐大陸東西部人群早在絲綢之路形成之前就已在新疆交流與融合。研究成果周五(1日)在《科學》雜誌在線發表,並被選為亮點論文。

塔什庫爾幹縣高海拔吉爾贊喀勒墓地俯瞰圖。 (澎湃新聞)

據澎湃新聞報道,研究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付巧妹研究員團隊,以及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合作進行。團隊從新疆不同區域的遺址中獲得201例新疆古代人類的基因組,並透過遺傳學手段系統地把當地5000年來古人群的遺傳演化與交流互動歷史還原。

團隊發現,新疆西北部青銅時代早期人群與亞歐草原西部文化有關的人群及中亞巴克特里亞-馬爾吉亞納文明區(BMAC)相關人群具有相似的遺傳成分,且與新疆本地塔里木盆地的早期居民有著廣泛的交流融合,故新疆青銅時代早期人群既含有塔里木盆地本地人群成分,也和周邊的人群,如阿凡納謝沃(Afanasievo)人群、草原西部人群(Steppe)、含有BMAC人群成分的切木爾切克(Chemurchek)人群、以及具有古東亞和北亞混合成分的人群(Shamanka)等有著不同程度的交流和融合。

而北部發現了幾乎只含有古東亞和北亞混合人群成分(92%)的個體,反映古東亞和北亞混合人群或在上述時期就已在新疆廣泛流動,情形很可能是亞歐草原人群、BMAC人群和古東亞和北亞混合人群進入新疆地區,與當地塔里木盆地本地居民交流融合,繼而形成新疆西北部青銅時代早期古代人群。至於西北部人群的遺傳成分在該時代後期產生變化,如安德羅諾沃(Andronovo)有關人群的西方草原人群成分流入,古東亞人群成分也出現增長等。

揭示了亞歐大陸東西部人群早在絲綢之路形成之前就已在新疆交流與融合。(資料圖片)

到了鐵器時代早期,與巴澤雷克(Pazyryk)和塔加爾(Tagar)文化有關的人群、塞人(Saka)、大月氏、匈奴等游牧民族在新疆及周邊興起和活躍,新疆及其周邊的人群流動把歐亞東西部更緊密地聯繫起來。而塞人的遺傳成分出現也明確印度-伊朗語系中的和闐塞語(Khotanese)為何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和田地區出現。

東亞人群成分的增加是最大的特點,其成分呈現出自西向東逐漸增高的趨勢,反映東亞有關的遺傳成分在該時代大量的流入。且其多樣性也增加,除古東亞和北亞混合的沙曼卡人(Shamanka)的遺傳成分,還有來自東亞大陸的多個人群成分。從鐵器時代延續到歷史時期,新疆人群的遺傳成分把東亞人群、中亞人群和草原人群緊密地聯繫。

另外,團隊首次開展古代新疆人群表型研究,發現自青銅時代到歷史時期的大部分居民的頭髮都是深棕色或者黑色,眼睛則是棕色。其中在鐵器時代,隨著青銅時代亞歐草原安德羅諾沃(Andronovo)人群成分的出現和增加,西北部少量個體的膚色和髮色較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