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條高溫火燒為何不融成一攤水? 專家解讀:固形物含量高所致

撰文:林芷瑩
出版:更新:

內地知名雪糕品牌「鐘薛高」,旗下一款「海鹽椰椰口味冰淇淋」放在室溫31°C下一小時後未有融化,甚至用火燒亦不融化。
「鐘薛高」引起輿論關注後,網上更掀起一輪「燒雪糕」活動,不少消費者用火燒各種品牌的雪條,結果發現大多雪條都存在「燒不化」的現象。
華南理工大學食品學院教授趙謀明解釋,用燒雪糕、曬雪糕或加熱雪糕的方式,來判斷雪糕品質的好壞並不科學,「雪糕固形物含量高、水分少,不像冰棒,自然不容易融化」。

《南方都市報》報道,趙謀明教授介紹,雪糕主要由乳製品、食品乳化劑、親水性膠體等幾大類物質組成,主要成分是水。固形物的含量會影響雪糕口感和穩定性,固形物含量愈低,融化愈快。

至於雪糕中含有的固形物,一般而言是除去水分後無法蒸發的物質,大部分屬於雪糕所含的營養物質,例如乳蛋白、乳脂、奶粉、蛋白質等,「當總固形物及蛋白質含量愈高,雪糕質量愈高,固形物含量高、水的佔比相對少,其融化速度慢,融化後也不會變成一攤水」。

雪條在室溫31℃的條件下放置半小時後,表層冰面出現融化跡象(左);雪條在31℃的室溫下放置近1小時後,仍然沒有完全融化(右)。(極目新聞)

「鐘薛高」客服曾回應稱,雪糕融化會呈黏稠狀,為提高雪糕的黏稠度,在雪糕中添加了少量卡拉膠。

對於卡拉膠是否會影響健康,趙謀明解釋,為了改善和增加雪糕黏稠度,保持雪糕乳化狀態,一般會使用卡拉膠等增稠劑,起到類似於澱粉的作用。

卡拉膠本身是一種水溶性膳食纖維,在標準規定的範圍內使用是非常安全,廣泛應用在果凍、八寶粥、銀耳燕窩等食品中,「如果卡拉膠添加過多就變成布丁、果凍了。一個正規的大廠家,也沒必要超範圍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

食品工程博士、科普作者雲無心曾表示,從企業角度來說,使用過多的增稠劑也沒有必要,一是原料本身並不便宜,二是增稠劑添加過多後,會導致食品過黏無法操作,添加量一般僅在千分之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