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風水被擋 新建烈士墓碑隔日就遭村民砸毀 官方介入處理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今年6月8日,李先生受家族囑託,回家鄉廣東汕頭潮南區紅場鎮伍田村為二伯李錦祥墓修建烈士墓碑,詎料墓碑隔日就遭人砸毀,理由是墓擋了風水。周二(19日),李先生表示,雙方已達成和解。另由於李錦祥烈士的具體安葬地點已無法查詢,經多方協商,地方政府同意他們完善相關手續後原地立碑。

公開資料顯示,李錦祥1912年生,曾為紅軍四十七團士兵,於1930年參軍,但1933年,其年僅21歲時,在廣東揭陽市惠來縣戰鬥中犧牲。而墓碑遭砸毀後,李先生隨即報了警,由汕頭市公安局潮南分局紅場派出所介入調查。李先生稱,砸墓碑者是鄰村的馬姓村民,馬家祖墳和李錦祥墓並排,對方認為新建墓碑會破壞祖墳的風水。

另一方面,立烈士墓碑一事亦引起爭議,據廣東英烈網資料,李錦祥的安葬地點「不詳」,但李先生提供了一份有數十名村民的簽名及手印,時間為今年6月14日的《證明》顯示,李錦祥遺骸安葬於汕頭潮南區紅場鎮伍田村馬處胡,自上世紀起一直是土墳,其親屬逢清明時節都會前往該處拜祭。7月19日,當地鎮政府通報稱,經核查,網民所述位置原為一土屯,並無立墓碑,目前尚查無烈士埋葬在該土屯的歷史記載,不屬於管理保護的烈士紀念設施;相關人員擅以烈士墓的名義進行立碑,且未按有關規定向有關部門申報,與相鄰另一處墳墓的後人引發矛盾糾紛,目前潮南區紅場鎮正積極配合相關部門進行調查處置工作。

對此,李先生表示,李錦祥死時,其父親還沒出生。他自小就跟著父親拜祭二伯李錦祥,而其父曾表示,他的爺爺跟說過當地埋的是李錦祥。只是當年條件有限,故一直沒有立墓碑,只建了土屯,這些情況當地村民都可以證明。不過,由於年代久遠,當年的見證者皆已不在人世,因此他們不確定該處埋的是李錦祥的遺骸還是衣冠塚。李先生又表示,相關部門此前曾跟他們說過,如果是烈士墳墓,需遷到烈士陵園裡面去,但他們不想遷墳,故沒有走申報程序。

李錦祥墓碑已在原地立好。 (澎湃新聞)

至周二,李先生表示,在地方政府積極處理下,他們已與馬姓村民一方達成和解,接受了對方的道歉及共計2.68萬元的賠償。經多方協商,地方政府同意他們完善相關手續後原地立碑,李錦祥的烈士墓碑已在周一(18日)原地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