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派完就冇年終獎?內地利是金額水漲船高 年輕人拒攀比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近日農曆新年期間,內地社交平台上有關派利是的討論逐漸升溫,不斷上漲的利是金額,令許多年輕人頗感壓力,變成「少了拿不出手,多了又心痛」。對此,部分人選擇拒絕紅包攀比,和同輩約定好了只給孩子發小額利是,「圖個熱鬧喜慶就好」。專家則建議,可通過倡導性規範加以勸導。

過年時,長輩給晚輩利是為傳統年俗之一,然而不少網民在社交平台上發帖,為越漲越高的利是金額而苦惱,甚至有人直指派出利是已抵得上一個月的工資,也有人抱怨派完利是,「年終獎沒了」,相關話題也衝上了熱搜榜。

相關話題衝上熱搜榜。(央廣網)

27歲、家鄉在浙江余姚農村的王雨欣就是其中一員,據她介紹,自己要給7個孩子利是,丈夫那邊則要給5個孩子,每人600元(人民幣.下同),光給親戚孩子的利是就要7200元,有人年終獎都沒這麽多。她憶述,小時候長輩基本都給200元,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200元都拿不出手了,最低600元,動輒上千,對於她這個年紀來說壓力很大,更別說村內的老人了,「我每年都是(錢)只出不進」。雖然想過少給,但她最後還是作罷,一方面是會被其他人詬病,另一方面父母也不同意,因老一輩要面子,「我不給他們就會給,每個孩子給800至1000元」。

不過也有年輕人敢於提出新觀念、新做法。今年,重慶的曉菲就和同輩的兄弟姐妹約定好,統一只給孩子發50元,「圖個熱鬧喜慶就好」。她認為,十幾個孩子,有些可能一年才見一次面,甚至都叫不出名字。因此今年她就直接說了想法,幸好親戚們都同意,「這樣大人沒那麽大壓力,小孩兒收到利是也都高興」。對此,王雨欣表示,如果到下一輩,她會和同輩的親人們商量一下,取消互發利是或者降低金額。

網民熱議。(央廣網)

對此,山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王忠武認為,派利是屬民間行為,具有自發性,但是不做的話就顯得不合群。因此,他建議相關部門可以出台一個倡導性的規範,參照治理紅白喜事大操大辦的方法,形成軟約束。輿論、社會對不合理的行為加以勸導,倡導適度、適可而止。

事實上,近年多地已通過各種方式引導民眾合理派利是,其中,安徽省阜陽市文明辦表示,將引導農村群眾樹立關於利是的正確觀念。江蘇省宿遷市2020年發布的《人情新風「宿9條」》亦提到「壓歲錢不變味,不慣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