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冬至|日間穿保暖衣 林超英分享夜間保暖兩大法寶 慳錢減碳

撰文:陶嘉心
出版:更新:

天文台今日(21日)預報指,冬季季候風正為華南沿岸帶來寒冷及乾燥的天氣,預料明日(22日)冬至市區氣溫介乎攝氏8度至12度,如預告成真將會是22年來最凍冬至。

天氣寒冷,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又在Facebook分享保暖大法,教大家怎樣保暖最省錢。林超英提到,慳錢保暖關鍵概念是只暖自己身體附近空氣,不要浪費能量把全間屋加暖,在日間穿保暖衣服是首選,睡眠時只用能量為「被竇」加暖,用暖水袋或電床墊都可以。

貼文又附上他去年2月所寫的網誌文章,當中指減碳取暖以暖水袋和電床墊為首選,而以價錢計暖水袋肯定優勝得多,因其他選項既花錢又耗電,而且製造大量二氧化碳,可免則免。

+28

日間穿保暖衣服是首選 睡眠時只用能量為「被竇」加暖

林超英最新在Facebook稱,慳錢保暖關鍵概念是只暖自己身體附近空氣,不要浪費能量把全間屋加暖,在日間穿保暖衣服是首選,睡眠時只用能量為「被竇」加暖,用暖水袋或電床墊都可以。

貼文並「重載」、寫於去年2月的網誌文章,當中提到天氣寒冷,大家都想方法保暖,尤其是晚上睡覺時,有些人開暖風機或充油式暖爐,有些人以冷暖兩用空調製暖氣,用電不少,且會造成大量二氧化碳排放,會令氣候變化加劇,並反問有沒有低碳排放的替代方案呢?

曾教暖水袋放被窩 林超英:但有人覺得古老

林超英指曾介紹過傳統辦法、即把暖水袋放在被窩,但在文章中他稱有人覺得古老,也有人覺得煲水麻煩,因此他研究了市面有售的「電床墊」,用時放在墊褥之上、床單之下,電力製暖,睡前先開幾分鐘把被窩加暖,上床後電床墊隔着床單暖着背後,避開鑽入冰凍被窩的感覺,身體覺得溫暖時,就可以關掉,安然入睡。

天氣寒冷,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又在Facebook分享保暖大法,教大家怎樣保暖最省錢。(資料圖片/陳嘉元攝)

暖水袋價錢不高 屬基層市民負擔得起選項

他又比較了數種製暖方法用電量,決定怎樣寒天低碳保暖。

.暖水袋

林超英指暖水袋容量以一公升計,由攝氏20度加熱到100度需要80,000卡路里,相當於336千焦耳,電水煲的發熱效率約80%,所需電能是420千焦耳,等於約0.12kWh,電費(九龍)當時一度約1.2元,煲水裝入熱水袋電費成本約0.14元,由於暖水袋價錢不高,這是基層市民負擔得起的選項。

林超英指減碳取暖以暖水袋和電床墊為首選,而以價錢計暖水袋肯定優勝得多。(資料圖片)

功率60W電床墊 電費剛好與暖水袋打個平手

.電床墊

林超英又以當時其家中的舊電床墊計數,指舊床墊功率60W,一小時用電0.06kWh,即約216千焦耳,如果上床前後用一小時,起床前用一小時,則每晚用電0.12kWh,電費0.14元,剛好與暖水袋打個平手。他又指,新一代電床墊功率可低至20W以下,用電甚至比暖水袋還少,不過電床墊價錢相對高得多,對部份人來說頗貴。

林超英最新分享他去年的文章,指其中的舊電床墊功率60W,一小時用電0.06kWh,即約216千焦耳,如果上床前後用一小時,起床前用一小時,則每晚用電0.12kWh,電費0.14元,剛好與暖水袋打個平手,(林超英網誌《草雲居》)

天文台今早錄9.8度 寒冷天氣警告正生效

說回今個冬至及聖誕天氣,天文台今日指,今早天文台錄得最低氣溫9.8度,是入冬以來的最低紀錄。截至上午11時半,強烈季候風信號、紅色火災危險警告,以及寒冷天氣警告現正生效。

天文台指,冬季季候風會在未來數日,持續為華南沿岸地區帶來寒冷及乾燥的天氣。下周初該區天色大致晴朗。隨著季候風緩和,下週中期氣溫稍為回升。

天文台預報冬至市區氣溫最低僅8度。(天文台官網截圖)

天文台:周五冬至天氣寒冷

天文台預料,明日冬至天氣寒冷,大致多雲及乾燥,氣溫介乎8度至12度。翻查天文台資料,最低氣溫的冬至為1999年,當年低見6.7度;如果要數近年氣溫跌穿雙位數的冬至,就要數回2001年,當年只有8.9度。

據天文台分區預報顯示,明早8時本港各區氣溫均跌穿「雙位數」,大埔、上水料只有5度,打鼓嶺低見3度。預料平安夜(24日)市區氣溫只有11度至16度,預料當日天晴,日間非常乾燥。早晚寒冷。

香港氣溫至下周二(26日)才見回升,屆時氣溫料介乎14度至19度。

▼12月17日 香港氣溫下跌▼

+17

天文台明早8時各區氣溫預測,即睇你住嗰區有幾凍:

打鼓嶺:3度

上水:5度

流浮山:5度

石崗:5度

大埔:5度

屯門:6度

青衣:7度

沙田:6度

西貢:7度

香港天文台:8度

將軍澳:7度

黃竹坑:8度

坪洲:7度

赤鱲角:7度

長洲:6度

橫瀾島:8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