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專題】婚後金錢新定義 新婚妻:一個家要共同經營承擔開支

撰文:張碧尤
出版:更新:

不少女生常說笑,找結婚對象就是找「長期飯票」,餘生可依靠丈夫養活,過「被包養」的生活。她年紀輕輕已經「飯票」在手,不過就堅持為家庭開支付出,因為「一個家需要共同經營」。

(潘思穎攝)

很多女生就算尋尋覓覓大半生,都不到心目中的Mr. Right,但才二十多歲的Allie,大學年代就找到她的「王子」。交往了幾年,終於在今年一月正式完婚,開始了至今約半年的婚姻生活。

由擁有一個家變成兩個家,由「女友」榮升為「妻子」,由一家五口共住一宅變成只有兩口子生活,由住九龍變成住新界,加上她去年投身社會工作,正式成為成年人,身份角色以至於生活翻天覆地的轉變,一切還在適應。

(潘思穎攝)

Allie生於小康之家,家庭經濟由父親獨力承擔,雖算不上大富大貴,但亦「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整個成長過程,生活無憂,讓她從小建立了「應花則花」的金錢態度,沒刻意儲蓄或理財。不過愛食的她除了會吃貴價菜外,倒是沒太大花費。到開始做兼職和暑假工,也就代表了對金錢的掌控開始邁向成熟,讀碩士時,她已開始有能力給父母生活費。

除了擁有「長期飯票」外,Allie亦收藏不少餐飲coupon,是慳家之人。(潘思穎攝)
如果只是由他養活,我完全不貢獻一分一毫,我會覺得自己好無用。
Allie

金錢新意義:家庭責任

有了一個新的家庭,金錢對Allie慢慢多了一重意義:家庭責任。對於擁有「長期飯票」這講法,她覺得現時的狀況,雖然有丈夫養活,亦是自己養自己。家庭開支分工的問題,他們未結婚前有嘗試討論,但丈夫覺得未是迫切問題,所以沒得出結論,到正式一起生活後,他們才慢慢討論出方案。

Allie丈夫任職紀律部隊,收入是她的幾倍,對於二人所需的開支,綽綽有餘。丈夫作為高收入人士,旁人可能會羨慕不已,但Allie卻不認同完全依賴丈夫的行為,她皺一皺眉頭,「如果只是由他養活,我完全不貢獻一分一毫,我會覺得自己好無用。」所以家庭大部分的開支:房租、外出膳食、水電煤等雜費,由丈夫負責,而她主要的開支,就是買餸、日常用品的費用。

「其實就算我不外出工作,都不會太影響生活。但我想這不是錢的問題,而是責任問題,他覺得如果大家共同經營一個家庭的話,不應該全部開支都由他負擔,雖然我的薪金比他低,但我都可以負責某些開支。不過,我們的分工又不是太rigid,例如我們一起去超級市場買日常品,他多數會主動付錢,他想我有心付出,重點不是確實金額。」雖然丈夫每個月都會給「家用」,但其他個人花費:食、交通費、護膚品、衣服、上興趣班和父母的生活費,她堅持由自己負責。

(潘思穎攝)

對錢緊張全因父母

組織了新的家庭,不代表原生家庭的責任可以忽視。她現時看似生活無憂,一副「幸福少奶奶」的模樣,對新的家庭,她亦覺得現時的新婚生活很美滿,沒太大擔憂,但父母生活費的問題,卻是Allie不為人知的困擾。父親即將退休,一直重視家庭的Allie,自然想肩負照顧父母的責任。現時在NGO的工作,是她第一份正式工作,而她亦坦承起薪點比同輩偏低,導致她不能向父母提供更多生活費,這讓她一直感到很糾結,語氣亦突然正經起來。

「父母是我concern,因為我和妹妹是他們將來唯一的收入來源,我個人對錢緊張的地方,就是我的父母。我從小已經很重視家庭,我對原生家庭的commitment感受更深,我先生不是我要擔心的人,但我父母會變老。我和我妹希望可為他們提供和現在相近的生活水平,這是安全感問題,他們不可以單靠積蓄支撐退休後的開支。反而我與先生的家庭沒什麼特別擔心,就算我辭職不做,我們都不需要擔心沒飯開,甚至將來我們有小朋友,生活都不成問題,他不是我要擔心的人。」

「你們有打算生寶寶?有沒任何金錢上準備?」記者問。

「無啊,要做什麼準備?」Allie一臉天真地反問,又回復剛才輕鬆的口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