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剛專訪|對金融危機擔憂升溫 兩因素疊加︰股市調整可以很深

撰文:胡學能 黃捷
出版:更新:

新冠疫情大爆發,環球央行再度放水,圖以貨幣政策拯救經濟。世界經濟一哥美國更是樂此不疲,推出「無限量量化寬鬆」,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一度突破7萬億美元。

印來的銀紙,不是免費午餐,終歸要還。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接受《香港01》獨家專訪時警告,在全球「焗揸」美元的情況下,美國將其財政赤字「貨幣化」,這個矛盾恐釀成金融危機︰「如果突然所有大部分其他利用美元作為國際交易媒介的地方,對美元失去信心,就弊了!」

任志剛今年7月曾表示,過去兩次金融危機帶來的問題未解決,世界各地仍存在大量游資,國際資本波動,龐大且具有「惡意」,當聯儲局及各地央行採取量寬政策,向經濟注入更多資金時,將會導致問題更嚴重,他擔心第三次金融危機可能已經醞釀當中。事隔3個多月,他表明對第三次金融危機發生的擔憂多了,雖未至於到達恐懼的地步。

經濟與股市「脫節」

疫情肆虐,美國每日確診人數創新高,股市反而破頂,道指更逼近30000點,這個「堅離地」表現,是令任志剛擔心多了的原因之一。

他明言,美國的經濟表現和其金融市場表現之間「有一大截距離」,市場正預期一有疫苗出現,經濟復蘇速度會很快,「相安無事」,又因目前利息處於低水平,投資者紛持有美國的資產,「你告訴我,經濟反彈時是否真的V形,抑或會是慢慢慢﹙上﹚?」任志剛續指,美國經濟與金融之間出現不合理脫節,令人不安,更可以是第三次金融危機爆發的基礎:「如果脫節最終沒能安全著陸,資產價格調整的幅度可以很厲害,一調整時,就會影響到經濟。屆時美國是否可以處理到?」

任志剛認為,美國的經濟表現和其金融市場表現之間「有一大截距離」。(羅君豪攝)

財政赤字「貨幣化」添憂

另一邊廂,美國狂印鈔,將財政赤字「貨幣化」,也教人擔心。任志剛指出,每個國家的貨幣政策,背後都是基於本土政策而決定,然而單一個國家的貨幣政策,未必適用於全球,目前美元廣為採用,但美國經濟表現差勁,疫市之下債務佔本地生產總值比率達到130%,是該國有史以來最高,但美國仍舊在印錢,將其財政赤字「貨幣化」,任志剛反問︰「你怕不怕?」

然而,由於美元仍是全球最主要的儲備貨幣,投資者雖然「焗揸」,但矛盾漸深,任志剛擔心,此矛盾最終會令金融危機出現,「如果突然所有大部分其他利用美元作為國際交易媒介的地方,對美元失去信心,就弊了,信心一失,大家都走!」他補充,美國現為全球最大的負債國,國際投資頭寸﹙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Position﹚淨額是負13萬億美元,全球最高。

美元是國際主要儲備貨幣,惟疫情下經濟表現強差人意。(Reuters)

冀國際貨幣體系三足鼎立

任志剛坦言,目前國際層面的交易媒介,美元以外並未有其他好的貨幣可選擇,即便是歐元也未成氣候,因歐洲的宏觀經濟背景也很差,但未來一段較長時間以後,相信國際終會認同,國際貨幣體系方面宜多元化,而非由單個貨幣獨大,「人民幣可再國際化多一些,然後三足鼎立,令到國際貨幣體系穩定,這是好事,但需要時間」。

他認為,中國的宏觀經濟表現好,經濟體頗有動力,但人民幣暫時未能完全自由兌換,近數個月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升值約5%,「是因為投資者見到人民幣有離岸市場,可自由買賣,持人民幣有息」,然而離岸人民幣市場仍未成熟,外國投資者在該市場投資,選擇不多。

任志剛重提早年建議在離岸市場將人民幣國際化提升到資本市場層次,如在香港可選擇用人民幣買港股,他相信如果外國投資者可以選擇用人民幣買內地概念的港股,將很有可能選擇用人民幣買賣,「一個外國投資者,既然希望投資香港上市的中國概念股,如果要冒匯價風險,為何不冒人民幣匯價風險,而去冒港元風險呢?」他認為,倘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可提升至離岸的資本市場,將是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大步。

----------------------------------------------------------------------------

華為雲呈獻《香港01》2020經濟高峰論壇|12月2日

線上同步收看,更可透過互動專頁向重量級嘉賓作出提問,

免費報名即上:http://bit.ly/3m1BL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