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正宇專訪|發展事業機會先行 人才勢會回流 「用數據說話」

撰文:張家禧
出版:更新:

近年不少港人選擇移民,人才流失問題明顯,金融業亦然。選擇離開的人,原因許多,包括對香港前景抱有問號。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接受《香港01》專訪時稱要「用數據說話」,認為香港可用好金融優勢,服務國家發展自己,只要市場機遇處處,人才亦會因此選擇回流,「家庭又好,個人又好,若果要發展事業,都是以機會行先,我自己都係。」

許正宇認為,香港的競爭力與新加坡等對手比較有明顯優勢。(廖雁雄攝)

過去三年本港經歷反修例風波、《港區國安法》的落實,以及新冠疫情,部分港人有感前景不明朗,移民外國發展,金融業作為香港主要的經濟增長動力,人才短缺似乎開始困擾業界,以本港主要監管機構為例,證監會去年流失率達12%;金管局流失率升至7%;財務匯報局更激增至30%。另一邊廂,海外人才亦因嚴厲邊境防疫措施,改到新加坡或其他地方,而非來港發展。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接受《香港01》專訪時強調,香港競爭力,特別於亞洲區內與新加坡等競爭對手比較,有明顯優勢,「市場是一個綜合體,香港地埋優勢、包容力及多元文化仍不斷推進經濟發展,例如你由香港飛到北京的時間,快過由新加坡出發,這些地理優勢是難以改變的。」

近年不少港人選擇移民,人才流失問題嚴重,困擾各行各業。(資料圖片)

政府已積極研放寬防疫措施

話雖如此,許正宇認為香港即使優勢明顯,仍要居安思危,「有危機意識永遠都是好事,例如對一個學生而言,雖然年年頭三名,但也要常常提醒自己要努力讀書。」他相信,競爭會帶來進步,及持續創新和發展的動力,使香港更有吸引力。

底子不變,但應對新冠疫情,香港的防疫政策明顯較其他發達經濟體「嚴格」,不少人擔心會削弱競爭力。例如與新加坡比較,當地已取消所有入境隔離檢疫措施,堂食與社交聚會人數亦不設限,可說是回復正常生活,吸引一眾人才轉到當發展,早前兩家美資大行美銀及富國銀行,據報正考慮把員工或旗下部分業務遷至新加坡。

無可否認,防疫政策影響商界活動,舉例說過去常有海外企業高層赴港巡視業務,但目前來港需要檢疫,海外人士來港意欲減少。對此,許正宇強調,港府目前的防疫策略平衡,「政府已經好積極研究如何放寬防疫措施,例如到機場檢視入境安排,七月開始亦暫緩航班熔斷機制,務求平衡疫情,同時令日常生活走向正常。」

「用數據說話」 證港機遇處處

中、長期而言, 許正宇相信,中國是亞洲機遇所在,香港可用好金融優勢,服務國家的同時發展自己。他更稱要「用數據說話」,證明本港機遇處處:如「ETF通」首兩周北向日均交易額逾2,800萬元人民幣;南向交易更接近2.6億港元;而「滬港通」和「深港通」開通以來,北向交易已為內地A股市場帶來逾1.6萬億人民幣資金流入,南向則為港股帶來超過2.3萬億港元資金流入;港幣存款持續上升趨勢;去年六月以來已協助14個家族辦公室開展或拓展業務,合共在港進行逾12億元投資,未來兩年亦預計會創造超過180個新增職位等。

許正宇相信,人才會因市場機遇多寡而選擇工作地方,「在這個大前題下,家庭又好,個人又好,若果要發展事業,都是以機會行先,我自己都係。」又認為人才流失除與移民潮、防疫措施等因素有關之外,勞工人口拒絕投入職場等問題,不單止於香港出現,更是國際趨勢,「疫情下令大眾反思生活模式,更重視生活平衡,希望與僱主有更靈活的關係。不單止政府,甚至是公司企業也要調整與員工之間的關係,想辦法挽留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