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定動作】扭耳仔仝人 2018 年度 Staff picks

撰文:黃靖詒
出版:更新:

每年十二月,挑選年度最佳專輯是自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第一屆格林美音樂獎於 1959 年舉行)已經留傳的美好傳統。不過,「專輯」其實也只是個存在僅僅超過一百年的音樂記錄形式,而近年也愈來愈多創作者偏好以單曲( single )形式發行作品,也許在進入廿三世紀前「年度最佳專輯」就已經會變成某種集體回憶。點都好,以下是扭耳仔團隊各人的 2018 年度心水之選,每張專輯都有附上連結供大家試聽。

袁智聰

1. Blood Wine or Honey 《 Fear & Celebration 》

2. Tracey Thorn 《 Record 》

3. Kamasi Washington 《 Heaven and Earth 》

4. Jon Hassell 《 Listening to Pictures (Pentimento Volume One)》

5. Superorganism 《 Superorganism 》

總結 2018 年的年度唱片專輯之選,一如以往有伴隨我成長的名字,也有新近認識的音樂單位;有動的,也有靜的。

在我心目中,Blood Wine or Honey 既是一隊香港樂隊、也是一隊國際樂隊,最重要是他們的首張專輯《 Fear & Celebration 》能夠創造出不拘泥於固有音樂流派、前無古人的嶄新 electroacoustic 聲音,混搭成他們的迷幻電音爵士異國民族萬花筒音樂風格,構成耐人尋味而又色彩班爛的奇幻神秘音樂旅程,一直以來我就是追求這樣的「新音樂」。

Everything But The Girl 女主將 Tracey Thorn 的回歸專輯《 Record 》,九首單字歌名的曲目帶來 synth 主導路線而又有著如沐春風的明媚與暢快感覺,是我今年聽得最多的專輯。Kamasi Washington 的鉅著級專輯《 Heaven and Earth 》不僅是一張超時空爵士音樂唱片,也是一張可以給我做 workout 鍛鍊時播放的爵士唱片,一首《精武門》主題曲〈 Fists of Fury 〉已聽得我龍精虎猛。「第四世界音樂」始創人 Jon Hassell 的九年來全新專輯《 Listening to Pictures (Pentimento Volume One)》是我在今年首選的「默想音樂」唱片。也多得 Superorganism 的首張同名專輯《 Superorganism 》,令我保持青春常駐的聽音樂心境。

 

 

Kap

1. IDLES 《 Joy As an Act of Resistance 》

2. My Little Airport 《你說過之後會找我》

3. Idris Ackamoor and the Pyramids 《 An Angel Fell 》

4. Maliya 《 Ego 》

5. Let’s Eat Grandma 《 I'm All Ears 》

英國 Bistol 樂隊 IDLES ,繼去年的首張《 Brutalism 》以猛辣的龐克音樂攻擊制度、狠評擊政治現狀而聲名大噪後,今年這張《 Joy as an Act of Resistance 》用更震懾人心的聲音表達他們所捍衛的價值。像〈 Great 〉諷刺大英帝國種種荒謬政策,「 Islam didn’t eat your hamster, Change isn’t a crime 」,雖然他們的目標是英國,但以此來「聽」桑罵槐,用於指那「偉大」的國對付無辜的新疆維吾爾族人也適合不過。這專輯的歌曲都更為深刻勾劃人性,加上堅實的低音脈動、狠辣的結他抽擊和溢滿激情的鼓擊,甚能解放心頭的壓抑。

My Little Airport 的歌也常當心靈雞湯來聽,就像本會發聲的現代散文,「唔啱音」都特別親切, 這張《你說之後會找我》,相信是心靈有了寄托,少了憤怒,多了甜蜜,但當然入血的幽人幾默免不了。而重出江湖的 Idris Ackamoor and the Pyramids 的《 An Angel Fell 》,實則尤如 Alien 從天而降,以科幻味甚濃的 cosmic jazz 敬告世人不要再傷害地球了。

專為新世代音樂組合做現場演出的東京搞手 TEN'S TOKYO ,相信是被這位年輕女生 Maliya 醉人的嗓音迷倒了,不但頻繁請她演出,更為她獻出第一次 —— 發行她的處女專輯《 Ego 》,誓要把她那爽朗搖曳的節奏與迷人的爵士音韻流存出國。《 I'm All Ears 》是 Let’s Eat Grandma 這兩個水晶小孩的特派任務——通過飄渺又溫厚的的弦音對我們說「 I know you’re feeling the same way 」、「 you'll see yourself in the mirror of the pearls 」,真是通通撩進心坎裡。

 

 

Moment

1.  Graham Coxon《 The End Of The F***ing World (Original Songs and Score) 》

2. Arctic Monkeys《 Tranquility Base Hotel & Casino 》

3.  HYUKOH《 24 : How to find true love and happiness 》

4. deca joins 《 Go Slow 》

5. 麥浚龍 + 謝安琪《 the album part one 》

如果沒有《 The End Of The F***ing World 》這套英劇,這年會是完全不同的走向。由細到大,深受《 Before Sunrise 》及《 Submarine 》這類二人闖蕩的浪漫電影荼毒,覺得愛情的本質就是一路的交談和相處,多一份厭世味道的《 The End Of The F***ing World 》正中我的紅心。原聲大碟由 Blur 的 Graham Coxon 主理,雖然我喜愛 Damon 多一些,但 Graham 這位怪大叔,那份怪異及頑皮非常吻合劇集的精神。

劇集完結時,播放了一小段 Julie London 翻唱 Skeeter Davis 的〈 The End Of The World 〉,這首歌沒有收錄在原聲中,但成為這套劇集最令人深刻的音樂。「 Don't they know it's the end of the world, 'cause you don't love me anymore? 」之後我 loop 了很多不同的翻唱版本。

時候快轉到年尾,因為喜愛 Juno 的〈勇悍.17〉和 《 The End Of The F***ing World 》,我把它們結合成了一個 fan made mv,原本只想給她看,意外地大家也有看, Juno 也說看過。

聽《 Tranquility Base Hotel & Casino 》是在前往五月天演唱會的地鐵中,因為睇 show 的伴也有在聽,相遇時,碰碰手機看看大家聽到哪一首,我很喜歡這個 moment。最後 Arctic Monkeys 沒有出現在今年的Clockenflap。 《 24 : How to find true love and happiness 》可謂韓迷入坑之選,首〈 LOVE YA! 〉陪了我很多晚放工,不斷「 I love ya I love ya、I love ya I love ya 」,充滿被愛的感覺。

秋風起時,deca joins 新碟如戀愛般到來。所有東西像有種連結,這年不經覺做了個首尾呼應。Juno 說「感情中的沙石和瑕疵是最吸引」,希望下一年《 the album part one 》中董析、浦銘心和彼此的故事都有一個好的走向。

 

 

宋文

1. ionnalee - Everyone Afraid to Be Forgotten

2. The Midnight - Kids

3. Emil Rottmayer - Descend

4. Night Flowers - Wild Notion

5. Nils Frahm - All Melody

「我都跟咗佢好多年喇~」

瑞典女歌手 Jonna Lee 由 2007 年的 singer/songwriter 搖身一變成一位 audio/visual artist,用上別名 iamamiwhomai,8 年前用 YouTube 上載一些象徵意味甚重的 mv 和 synth-pop 歌曲,甚至帶有神秘學的故事線,令我著迷到不得了。以 iamamiwhoami 之名出過三張專輯《 bounty 》、《 kin 》和《 blue 》,每張都會連帶一套以 mv 串連起來充滿電影感的短片,每一套都有 Jonna 想表達的訊息:對大自然對動物 ╴甚至對自己的精神狀態。 Fans 更不斷在其 mv 中尋找 hidden message,研究她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畫面想表達甚麼。

iamamiwhoami 這個音樂企劃,除了打破音樂製作的常規外,也展示了 21 世紀的音樂人如何可以利用互聯網讓世人看到她的創意和音樂上的概念,除了在 YouTube,當年更將網站弄成一個「世界」-- 讓歌迷成為「獲選者」成為那個世界的一份子。在這一個模式下,回歸正身 ionnalee(將 j 變成 i)後 gather 到更大群忠實 fans,挪威電團 Röyksopp 也找她來一起 live 演出,連著名服裝品牌 COMME des GARÇONS 也支持她的創作,《 Everyone Afraid to Be Forgotten 》中 ionnalee 都穿起品牌服式,製作成本也多了不少,今次拍的短片的氣派也更廣更闊,但同時卻沒有失去她一直以來的個性、她想表達的東西。

聽她的專輯不能只聽歌,一定要看片,在這 share 一下《 Everyone Afraid to Be Forgotten 》的完整 short film,大家也可以到 iamamiwhoami 的 YouTube 頻道回顧她的前作。

我自己這年聽多了很多 synthwave,被 2012 年成立的樂隊 The Midnight 吸引,他們出了共四張專輯,其編曲、旋律都是令我會搖住聽的,最緊要還是 Tyler Lyle 的唱腔和聲線,又是那句「令我思絮回到 80 年代去預想未來」;今年的《 Kids 》,當然繼續支持。Emil Rottmayer 的《 Descend 》就是聽 synthwave 之中發現的,純音樂,又是讓我沉醉在其節拍當中;我又是死忠女聲 fans,又是 dream-pop、indiepop 的盲撐粉,Night Flowers 剛好有新專輯《 Wild Notion 》推出,不選他們對不起自己吧?不聽 band sound、synth 的時候,我最愛走入文化中心/大會堂聽 classical。作為 neo-classical 另一代表,Nils Frahm 不能不聽。大家除了聽聽他今年最新的《 All Melody 》外,不妨找找由 Cate Blanchett 主演的實驗電影《 Manifesto 》來看看,配樂就是由他主理。

 

 

Milton

1. IDLES《 Joy as an Act of Resistance 》

2. PART TIME《 Spell #6 》

3. Khruangbin《 Con Todo Elmundo 》

4. Mildlife《 Phase 》

5. Room 307 《 Room 307 》

第一名的《 Joy as an Act of Resistance 》,兩個字:粗大,總之你聽就對了。我下星期會再撰文詳細介紹。

自從 PART TIME 於八月釋出〈 I Can Treat You Better 〉開始就很期待《 Spell #6 》這張專輯,最後成品是一張教我神醉的 lo-fi 大叔情歌集。雖然 David Speck 早已經錯過他最有可能火紅的年份( 2011 年),但一直是我心目中最出色的倖存者 - 關於此專輯我已經另有撰文介紹,就不在此冗贅。

今年底扭耳仔在一次採訪中得到 #好chill好正 這個 bite,報導見街後此 bite 卻為部分網民詬病 - 就連 Acid Mothers Temple 也是以追求「極樂」為目標,快樂和自由本來就是音樂的核心,看完音樂演出覺得 #好chill好正 到底有什麼問題呢?難道自己對音樂本質的理解有誤?每當人覺得困惑時內心難免焦躁,此時立刻服用一劑 Khruangbin 出產的《 Con Todo Elmundo 》,內心默念一句 #乜乜乜乜 即能舒筋活絡(後來讀到他們原來深受泰式迷幻搖滾影響,立刻想到了這段傳說中的清邁婚禮音樂影片)。說起迷幻,自 Tame Impala 以降,澳洲大陸一直是近年 neo psychedelia 重鎮,來自當地的樂隊除了質量俱佳,更有著節奏感很重的特性,而 Mildlife 的《 Phase 》就是自己今年最常聽最鍾愛的一張,單是開場曲〈 The Magnificent Moon 〉那黃金色的 modular 聲響就已經讓耳朵爽到爆。

放在最後的 Room 307 是自己近三年聽過最滿意的香港音樂單位,由本名 Allex 的少年孤身一人於實習中醫期間創作錄製,其優秀的 lo-fi 美學觸覺帶有 Yo La Tengo 的況味,而對我來說《 Room 307 》甚至比後者今年的新專輯更耐聽。身處這個社會充斥怨怒、浮華和逃避的時代,我一度以為香港再不會有音樂人能夠把「 赤子 」一字拿捏得好:「 赤子 」不是戇九純情,也不是一腔熱血,而是像電影《壞孩子的天空》中,主角們那種可以被生活擊倒但不會被摧毀的心靈。為什麼他們沒有被摧毀呢?因為生活不完美但不乏美好(aka 生命滿希望),而這正是每次我聆聽《 Room 307 》時最直接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