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市政局「殺局」 開香港文藝圈新生態︱二十五載音樂回望

撰文:來稿文章
出版:更新:

【藝文編按】香港電台節目《二十五載音樂回望》將會由六月五日起一連九集每周細數回歸25年來香港音樂圈的重要發展和變遷,電台邀請了從事音樂文獻收集工作二十餘年的前香港中央圖書館總館長鄭學仁博士,將就每集內容撰文為大家繼往開來,重看這四分一世紀以來本地樂壇大師和音樂圈大事。

日月如梭,轉瞬間,香港特別行政區已經成立二十五年了,回望這四分一個世紀以來,香港的音樂圈子裡到底曾經發生過什麼大大小小的事情?或許有些你已忘掉,也或許有些你記憶猶新,不論如何,且讓我們透過香港電台第四台的《二十五載音樂回望》系列,回顧一下這些年來,香港音樂圈在人、物、事等各方面的重要發展及變遷。

文:鄭學仁、原題:二十五載音樂回望|「殺局」話今昔

市政局(上)及區域市政局分別負責港九、新界兩區衛生及文娛康樂服務(香港公共圖書館)

《十大樂聞齊齊選》是這個系列的主要框架。多少年來,香港電台第四台每年舉辦的《十大樂聞齊齊選》票選活動,累積了不少得獎樂聞,這些由專業人士、機構代表與傳媒提名及票選的樂聞,或多或少建構了香港回歸以來,一份重要的音樂事件簿,雖然票選形式或有著種種的限制,但以這些樂聞作為節目框架,去嘗試勾畫出一些重要的主線,也屬無可厚非。當然,音樂圈發生的大小事情、零碎篇章太多,而節目也不是一個嚴肅的學術研究,滄海遺珠或粗疏紕漏之處自然無可避免,也必須請讀者、聽眾諒解。

1999年,「兩個市政局年底解散,音樂資源及權力分配出現變數」以最高票數當選《十大樂聞》第一位,可見當時兩個市政局的解散,著實有不少聽眾、讀者關注。第一章,我們且從這一個對香港文化藝術工作的管理、營運等,有著深遠影響的課題開始,我們從此「殺局」談起。

從前由兩局負責的康樂、文化事務,其後亦由2000年新成立的部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全面負責。(資料圖片/政府網頁圖片)

「殺局」是什麼?二十多年發生的事,大家也許已經有點印象模糊,不過一切當從回歸那一年的禽流感事件說起。1997年5月,香港發現全球首宗人類感染 H5N1 禽流感,後來更引致多人感染及死亡。由於特區政府認為,當時的食物安全與環境衞生工作,分別由兩個市政局和有關政府機構負責,職責過於分散,於是建議統一由一個政府部門負責統籌。1998年6月,政府發表《區域組織檢討諮詢文件》,經過一輪諮詢工作後,最後政府決定解散兩個市政局,立法工作在1999年完成,兩個市政局於2000年1月起解散,而早於1883年成立,名為潔淨局的香港市政局亦正式結束117年的歷史任務,坊間俗稱為「殺局」。從前由兩局負責的康樂、文化事務,其後亦由2000年新成立的部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全面負責。

一個結構性的轉變,代表著一種新的管理文化,也代表著本地文化藝術工作一種新的營運秩序。不過,本地大大小小的演藝文化團體最關注的,除了如何適應新的架構外,也許還是政府的撥款程序、安排會否有重大轉變的問題,畢竟,生存還是最重要的一項命題。

香港中樂團。(香港中樂團 Facebook)

《二十五載音樂回望》由2022年6月5日起,一連九集,逢周日早上10時至11時,於香港電台第四台(FM 97.6 – 98.9)播出。
https://www.rthk.hk/radio/radio4/programme/thetuneful25years

政府公營職業藝團公司化

也就在當時特區政府流行的「大市場、小政府」的氛圍間,人人口中要不是談著私營化,便是公司化,市場力量彷彿一下子成了支援公營服務的靈丹妙藥,不少公營部門的前景也著實面對不少不明朗的因素。2001年《十大樂聞》第八位是「香港中樂團公司化」,二十多年來由政府全資擁有的幾大職業藝團,經過一段醞釀期,終於踏上一個新的里程碑。說來看似容易的公司化,對藝團來說,期間的過程、轉變、適應上有什麼困難?對社會大眾、樂團的在職管理人員、藝術從業員及整體藝術路線又有什麼影響?

第一集,我們請來兩位重量級的嘉賓,香港藝術發展局行政總裁周蕙心及香港中樂團行政總監錢敏華,一起與大家回顧這段樂事,一起分享親歷其間的苦與樂。2022年6月5 日(星期日)早上10時至11時,香港電台第四台《二十五載音樂回望》,林家琦、鄭學仁聯同兩位嘉實,與你一起閒話今昔。

(本文由香港電台提供,文章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