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耕耘廿五載 盤點推動港樂獎項盛事|二十五載音樂回望

撰文:來稿文章
出版:更新:

香港回歸二十五年以來,我們曾經為不少年輕演奏家、音樂團體在海外的音樂活動、比賽中獲得不同獎項等殊榮而驚喜雀躍,也曾為不少學校樂隊、合唱團在海外取得的非凡成就而引以為傲。然而,音樂界的榮耀並不限於舞台前的掌聲及喝彩,香港的音樂工作者都是勤勤懇懇、默默耕耘,在不同的音樂工作崗位上,付出他們畢生的汗水及努力。為了表揚這些音樂工作者的貢獻,官方或本地不少民間機構,多少年來都紛紛以不同形式,對他們的付出表達認同,授勳、傑青、終身成就獎、音樂成就大獎……讓他們在舞台以外,再一次接受市民大眾的掌聲。今集(7月24日),我們且從《十大樂聞》的框架出發,回顧這些年來,香港音樂工作者的成就及他們所享的殊榮。

文、圖:鄭學仁、原題:二十五載音樂回望|「默默耕耘」 - 榮耀篇

《二十五載音樂回望》由2022年6月5日起,一連九集,逢周日早上10時至11時,於香港電台第四台(FM 97.6 – 98.9)播出。
https://www.rthk.hk/radio/radio4/programme/thetuneful25years

199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設立授勳及嘉獎制度,目的是頒授予社會各界人士,表揚他們為香港作出的傑出貢獻,以及其出類拔萃的成就。已故的音樂教育家費明儀便曾分別在2001年及2012年獲港府頒授銅紫荊星章及銀紫荊星章,而有「香港兒童合唱之父」稱譽的葉惠康博士除了在2021年獲頒授銀紫荊星章外,更曾於2017年獲得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 (CASH) 頒發的「音樂成就大獎」。「CASH音樂成就大獎」是由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所頒發的最高榮譽大獎,以表揚對香港音樂作出重大貢獻的音樂人,其權威性備受業界肯定,這個獎項自1996年首次頒發以來,至今已經有26位實至名歸的音樂名家得獎。

2017年「CASH音樂成就大獎」得主為葉惠康博士。 (photo credit CASH)

香港藝術發展局主辦的「香港藝術發展獎」可說是本地文化藝術界的年度盛事。為了表揚在文化藝術界有卓越表現的藝術工作者、後起之秀、機構及團體,肯定他們的努力和成就,藝展局每年都會在不同藝術範疇上頒發多個不同獎項,包括年度最佳藝術家獎、傑出藝術貢獻獎、藝術新秀獎、學校藝術教育獎、藝術推廣獎、藝術贊助獎等,而當中的最高榮譽便是「終身成就獎」了。二十五年來的《十大樂聞》也記下了2010年獲得終身成就獎的顧嘉煇、2011年「年度最佳藝術家獎 (音樂)」的鋼琴家吳美樂,以及2021年獲頒終身成就獎的「香港歌劇之父」盧景文教授的報道。

被譽為「香港歌劇之父」的盧景文教授,在2021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授香港藝術發展獎「終身成就獎」。 (photo credit HKADC )

「香港十大傑出青年」選舉早於1970年由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創辦,目的也在於表揚在工作上具卓越成就及對社會有貢獻的青年,傑青的獲獎人士來自社會上各個範疇,有政治人物、公職人員、專業人士、企業家、商人、學者、運動員、藝術家等,二十五年來獲選的陳偉光、龍向榮、霍嘉敏、何百昌、辛小紅、梁建楓、吳美樂、辛小玲、姚珏、錢國偉、鄭慧、黃愛恩、李偉安、岑建威、鄺勵齡、蕭凱恩、廖國敏等,相信都是在音樂圈中耳熟能詳的名字了。

值得一提的還有香港管弦樂團在2019年獲得英國《留聲機》(Gramophone)雜誌頒發的「年度樂團大獎」,而港樂也是亞洲首個獲這項被譽為「古典音樂界的奧斯卡」殊榮的樂團。花了整整四年,由梵志登帶領樂團完成灌錄的整套華格納《指環》聯篇歌劇專輯,的確是一項非凡的成就。

香港管弦樂團憑華格納《指環》整套聯篇歌劇專輯,榮獲2019年《留聲機》雜誌年度樂團大獎,港樂是亞洲首個獲此殊榮的樂團。 (photo credt Christine Cheuk_HK Phil)

憑著香港音樂人的努力耕耘,這些年來上演的港產新音樂作品可說多不勝數,而音樂劇、歌劇等大型創作,更給了香港樂迷不少嶄新的體驗。從1997年的《雪狼湖》、《上海之夜》、《窈窕淑女》到2011年的原創歌劇《中山.逸仙》、鄧樂妍的室內歌劇《年輪曲》、2013年陳慶恩的《蕭紅》、2018年高世章的《一屋寶貝》、2019年黎允文的《利瑪竇》以至2021年何崇志作曲、香港兒童合唱團演出的音樂劇《歌王之王》等,都體現了香港音樂人的汗水及努力。

「榮耀歸於他們」,他們所獲取的榮譽及稱許,可謂實至名歸,也確令香港人引以為傲。7月24日(星期日)早上10時至11時,香港電台第四台《二十五載音樂回望》,林家琦、鄭學仁會向本港的音樂人致敬,並回顧他們的貢獻。

【延伸閱讀:西九文化區歷盡爭議落成 能配合香港需求嗎?|二十五載音樂回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