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焦點】《01》攝影記者反思露宿者與社區關係奪獎

撰文:攝影組
出版:更新:

香港攝影記者協會舉辦《前線‧焦點2015》年度新聞攝影比賽,於3月12日公布比賽結果。《前線‧焦點》新聞攝影比賽為一年一度全港最大型新聞攝影比賽,1993年首辦,為本港同類比賽中規模最大。所有得獎作品均由香港專業攝影記者拍攝,經專業評判精挑細選,務求向社會大眾展示具歷史意義,兼具新聞和藝術價值的攝影作品。攝記協希望通過比賽,讓市民更關注時事及認同攝影記者和傳媒的工作,同時表揚得獎攝影記者過去一年的努力和貢獻。今年評審於1,361張作品中,評選7個組別,合共37幅優勝作品,以下介紹部分得獎照片及獲獎原因。

《香港01》攝影記者江智騫得獎

2015年10月,《香港01》攝影記者江智騫採訪油麻地露宿者,拍下露宿者在高速公路橋底的生活環境,這幀圖片獲得「自然與環境」組別冠軍。評判認為,即使拍攝的環境為港人熟悉,照片中不規則的構圖卻為讀者帶來新角度,箇中荒誕與矛盾,能讓人反思露宿者與社區環境的關係。

【自然與環境組別冠軍】油麻地警署後有不少露宿者居住,但經過政府清洗後,有部分露宿者被迫遷往高速公路橋底。(江智騫攝/ 香港01)

年度圖片:麥難民

今年的「年度圖片」由端傳媒的攝影記者葉家豪奪得,他的得獎相片拍攝了佐敦深夜的「麥難民」。評審團認為,這張照片指向了香港近年極為特殊的狀況:快餐店成為社會中的避風港、基層市民的依靠,更展現出包容弱勢社群的感覺,引起讀者反思。照片意識豐富,所表達的訊息不單是「土地問題」,思考空間較大,有社會內容,甚為耐看。另外,照片的構圖、光調,以及新聞元素的分佈等,都有上佳的平衡。基於以上各種考慮,評審選定此作品為本屆「年度圖片」。此作品同時獲得「特寫」組別冠軍。

【年度圖片:麥難民】2015年10月15日午夜過後,不少人在佐敦一家二十四小時營業的麥當勞內留宿。(葉家豪/端傳媒/香港攝影記者協會)

精選得獎作品:

「一般新聞」組別冠軍:2015年10月5日,前特首曾蔭權是歷來被控以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的最高級官員,由妻子曾鮑笑薇陪同到東區法院提堂,曾氏夫婦神情肅穆,在過百記者的包圍及鎂光燈的照射下,準備步入官門。(鍾林枝攝/明報/香港攝影記者協會)
「體育」組別亞軍:2015 年11月17日,世界盃外圍賽香港對中國下半場,中國隊一球攻門疑已過白界線,被港隊門將葉鴻輝救出,球證未有判入球。(易仰民攝/蘋果日報/香港攝影記者協會)
「突發新聞」組別亞軍:2015年12月18日,錦上路及東匯路十字路口發生嚴重車禍,造成4死14傷。(林俊源攝/明報/香港攝影記者協會)
「突發新聞」組別季軍:2015年12月21日,深圳市光明新區泥土傾瀉事故發生超過一日,救援人員在現場用大型挖掘機器和人手同時挖掘,希望找到被困的生還者。(鄧宗弘攝/明報/香港攝影記者協會)
「人物」組別季軍:2015年3月17日,梁齊昕在禮賓府的露台徘徊。(曾國宗攝/南華早報/香港攝影記者協會)
「人物」組別優異獎:2015年07月28日,港大校委會成員盧寵茂昨在學生佔領會議室期間突然跌在地上,1分鐘內自行坐起來,由救護車送院。盧批評學生的行為「可恥」。(鄧宗弘攝/明報/香港攝影記者協會)
「自然與環境」組別亞軍:2015年5月10日,3呎長的未成年小野豬女闖入杏花新城商場的童裝店,在櫥窗內一度和警員隔窗對望,擾攘3小時後,終被漁護署獸醫發射麻醉針制服帶走。(余俊亮攝/明報/香港攝影記者協會)
「自然與環境」組別優異:2015年10月14日,位於瀋陽市郊的沈撫新城,是全國最出名的鬼城之一,皆因有當地政府耗資過億人民幣,使用超過3500噸鋼鐵,打造成高達170米的「生命之環」,但四周卻到處都是爛尾樓盤,成為東北樓市泡沫的標誌。(楊柏賢攝/蘋果日報/香港攝影記者協會)

《前線‧焦點2015》新聞攝影比賽完整得獎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