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徵費・拆局|謝展寰避開問責下台一劫 「人頭」得保之謎

撰文:潘耀昇
出版:更新:

19年前提出的垃圾徵費政策,19年後成為政府管治「計時炸彈」,法例通過千日,最終實施日一再押後,無限期「暫緩」推行,視乎明年中減廢進度。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作為垃圾徵費主要推手,解說工作備受建制派批評,近日更發展到有議員要求問責下台,莫非垃圾徵費成為官員「最後一根稻草」?特區新班子上場兩年,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唯獨沒有單獨接見謝展寰,亦惹來猜測。

不過,似乎過度揣測,多名政府中人都未聞要謝展寰下台,有政界人士更斬釘截鐵表明無需要為此下台,畢竟上任局長未足半屆,中央希望給予機會謝展寰「追落後」表現自己。港澳辦主管的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向《香港01》分析說,官員解說垃圾徵費政策混亂,甚至有時「有多少不忿」,令社會對政策抗拒更大,惟問責下台屬「言之尚早」,視乎當局交出減廢全盤計劃,雖然無限期暫緩徵費「少少打擊」管治威信,但今次「止蝕」避免官民對立,都是中央樂見。

垃圾徵費早於2005年提出,當時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左)表明:「我們必須為我們使用過和棄置的物品承擔責任」。(資料圖片)

政府19年前提出垃圾徵費 當時形容:減廢最有效工具

垃圾徵費經歷四屆政府醞釀,早於2005年由政府提出,時任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當時表明「都市固體廢物管理政策大綱」的目標:「我們必須為我們使用過和棄置的物品承擔責任」,又相信「垃圾收費是改變行為模式最有效工具」。

2018年環境局向立法會提交垃圾徵費草案,謝展寰當時已由環保署副署長升任環境局副局長,一直跟進垃圾徵費。(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謝展寰環保署出身 出任兩屆問責官員跟進垃圾徵費

隨後,環境局局長邱騰華、黃錦星都繼續跟進垃圾徵費研究,經過多輪公眾諮詢,2018年向立法會提交草案,謝展寰當時已由環保署副署長升任環境局副局長,一直跟進垃圾徵費,2021年在建制派支持下獲立法會三讀通過,到今屆政府升任環境及生態局局長,繼續由謝展寰執行實施垃圾徵費。

+2

最終垃圾徵費三度押後 暫緩落實無期

不過,計劃不似預期,垃圾徵費措施去年起爭議不斷,原定2023年底實施,因應清潔業界人手不足為由,押後至2024年4月,當時政府明言「一定不會延期」,惟死線一再押後至8月,期間推行「先行先試」計劃,讓各界了解操作和細節,「先行先試」報告本月出爐,集中交代種種「負評」和執行上的困難,最終垃圾徵費三度押後,政府宣布「暫緩」措施,落實無期,明年中交代減廢進度。

多次追問會否問責下台 卓永興代答:謝展寰盡心盡力

背後「督師」的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被記者多次問到謝展寰需否問責下台時,讚揚謝展寰「在不同階段上盡心盡力」,表現「無容置疑」,明言「支持局長的工作」,指謝展寰上任後做了大量工作,惟臨實施前很多反對,很多之前沒有討論的問題浮現,暫緩屬務實、正確的唯一決定。謝展寰亦指自己「已經大力推動」垃圾徵費。

政府中人未聞謝展寰問責下台 政界留一線料給機會追落後

垃圾徵費變相無限期押後,謝展寰作為垃圾徵費主要推手,解說工作備受建制派批評,近日更發展到被新思維議員狄志遠要求問責下台,莫非垃圾徵費成為官員「最後一根稻草」,三度押後垃圾徵費要引致「有人要人頭落地」以示問責?

多名政府中人都說沒聽過要謝展寰下台,解釋政府現時只是順應民意而行。有政界相信謝展寰不需要下台,畢竟上任局長未夠半屆,中央不會那麼快否定謝展寰的表現,希望給予機會謝展寰「追落後」表現自己。

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民建聯議員劉國勳向《香港01》表示,垃圾徵費討論橫跨多屆政府,回收配套、教育宣傳做得不足,不能全歸咎於現任局長謝展寰,特別是疫情、經濟環境變差等,都不是政府、甚至是謝展寰可以控制。他認為暫緩不等同推翻政策,只是調整策略及細節,加快做好回收配套和教育工作,是理性務實、順應民意的決定。劉國勳又指,謝展寰上任後推動多項環保政策,例如走塑、新能源汽車等,為香港走向減廢、碳中和的工作值得肯定,形容較上任局長黃錦星做得更好。

垃圾徵費爭議激烈,如果個局長捲入重大爭議之中,即使夏寶龍好想見佢,政治上都尷尬,夏寶龍唔會想喺呢個時刻企喺呢個政府嗰邊,同部分民意對立。
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
劉兆佳表示中央不會高估投票率。(黃寶瑩攝)

劉兆佳分析:問責下台言之尚早 少少打擊管治威信

不過,特區班子上場兩年,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唯獨沒有單獨接見謝展寰,亦惹來猜測。港澳辦主管的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向《香港01》表示,不了解為何未接見謝展寰,過往夏寶龍見官員都會評價其工作表現,惟垃圾徵費爭議激烈,「私下揼佢係一回事,如果個局長捲入重大爭議之中,即使夏寶龍好想見佢,政治上都尷尬,夏寶龍唔會想喺呢個時刻企喺呢個政府嗰邊,同部分民意對立」。

官員解說有多少混亂,甚至有啲時候有多少不忿嘅情況,社會有抗拒更加大囉
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
劉兆佳。(資料圖片)

劉兆佳說,垃圾徵費「唔係謝展寰搞出嚟」,政府早有決定推行垃圾徵費,惟近年被社會誤以為政府是為了增加收入,掩蓋了徵費與環保的關係。再者,他說官員解說混亂,例如「鋸開地拖棍」論惹議,甚至有時候「有多少不忿」,令社會抗拒更加大。

他說,今次暫緩實施垃圾徵費,不可以指謝展寰沒盡力去推動,只不過最後推行失敗,「始終對威信有少少打擊,但係如果推到官民對立,個打擊仲大喎,今次肯定有人會批評政府唔係迎難而上,係迎難而退,對日後推重大政策造成影響。」不過,劉兆佳認為整體而言暫緩或者無限期擱置都屬明智之舉。

政治上嚟講,止蝕緊要過你賺喎,如果急流勇退暫停一個可能令到社會出現混亂,官民出現對立情況,可能係中央樂見
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

劉兆佳相信,問責下台屬言之尚早,垃圾徵費只是減廢其中一個手段,待當局訂出垃圾徵費全盤計劃才有定論,期間要與其他政策配合,例如分類回收現時未做好,回收設施也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