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乃光批政府發展創科政策未到位 倡優先培訓本地科技人才

撰文:潘希橋
出版:更新:

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今日召開記者會,批評政府在創科及吸引專才方面的政策未能到位。他批評持續進修基金沿用古舊概念,未有主動涵蓋新興的科技領域,如區塊鏈、大數據分析等等。
有業界人士批評政府推出的「博士專才庫」及在預算案中撥出的500億元,未能惠及本地企業。

莫乃光(左二)指,政府需停止損害行業生態做法,包括大量外判工作,價低者得的做法。(潘希橋攝)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及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早前的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中,分別提出創科發展及吸引海外專才的措施,包括透過「博士專才庫」企劃,資助合資格機構聘用創科博士後專才,以及推出「再工業化及科技培訓計劃」,以配對資金形式資助企業人員接受高端科技培訓,提升本地人才水平,而財爺則在預算中預留500億元於作創科發展之用。

然而莫乃光指業界對這些措施的反應不一,甚至有前線員工認為作用不大。從新加坡讀完博士學位回流香港的IT專才黎智富,目前在科學園從事研究工作,他指自己公司受惠於「博士專才庫」,能夠以減少部分聘用他的成本,但他指出其實不少技術性崗位無需用到具博士學位的人才,「公司其實另外亦有聘用海歸人才,不過都無法受惠。」

黎指出,許多技術性崗位,碩士或多年年資的本科生已足夠勝任,因此很多中小企無法受惠;他又認為政府不應只聚焦吸引海外人才,而應吸引在海外讀書或就業的香港人回流。莫乃光建議政府鼓勵在海外讀書的香港人在畢業後回流,但提醒政府需同時創造吸引工種。他指,政府應在可做的範圍內,加強在職本地人才培訓及轉型。

莫乃光又以新加坡做例子,指當地近年推行「「能力轉移計劃」,即引進外地專才訓練當地員工。他認為有關概念可取,但目前香港的做法是吸引企業聘請3個外地人才,並創造一份本地工作,相比之下香港層次低很多,因新加坡並非只是為吸納外國人,而是要吸納到他們的知識。

他又指政府需停止損害行業生態做法,包括大量外判工作,價低者得的做法,因有關做法難以吸引人才入行,因現時不少人才回內地或者新加坡等鄰近地區工作,薪酬待遇會比留在香港吸引。

今年財政預算案中,財爺提出將「持續進修基金」的資助金額上「加碼」至二萬元,惟莫乃光認為此舉無助培養本地專才。(資料圖片/余俊亮攝)

而今年財政預算案中,財爺亦提出將「持續進修基金」的資助金額上「加碼」至二萬元。莫乃光認為此舉無助培養本地專才,因不少具潛力的新晉行業知識,例如區塊鏈、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等,均未納入持續進修基金的資助課程中。

他批評政府態度被動,不會主動與企業及大學商研推出課程培養人才,只願意作小修補,連將持續進修基金涵蓋的資助涵蓋考試費用亦顯得抗拒。

莫乃光認為政府未來推出有關計劃前,可先行諮詢業界,而非向大商會和大老闆溝通,便以為能幫助到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