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修例二讀 柯創盛:選委會將更具代表性 立法會擴充非倒退

撰文:林劍 彭焯煒 吳倬安 周禮希
出版:更新:

北京出手改革香港選舉制度,立法會審議進入最後直路,今日下午(26日)恢復二讀《2021年完善選舉制度(綜合修訂)條例草案》。
根據立法會文件,政府當局提出14類、共369項修正案,涵蓋不同範疇,包括將資審會成員人數上限由5人增至8人,並規定行政長官除了委任主席及2至4名官守成員外,亦須委任1至3名非官守成員。

民建聯柯創盛指,自從反對派總辭,令議會回歸民生,市民認為他們可恨,「有破壞無建設」,又痛惜港府無力處理,幸得中央出手。他指,今次重組選委會、完善了行政長官選舉辦法,批評之前有反對派議員跑到外國要求制裁香港,而他們當然不想完善選舉制度,因為他們的工作是要抹黑政府。

柯創盛強調《基本法》保障香港最終有普選,又指今次選委會擴充後更具代表性,體現國家與香港整體密不可分。他提到立法會增至90席,亦不能被反對派說成是倒退,而是循序漸進、均衡參與。柯強調,確立「愛國者治港」後,反對派將不能進入政治體制,「做得反骨仔,要預咗被踢出局」。

鄭松泰指選委會提名有利有弊 憂出現君帶關係

熱血公民鄭松泰指出,本港政治制度將會徹底改變,若未來再出現管治問題,政府和建制派將「無嘢可賴」。鄭松泰指,修例中不少細節值得商榷,其中選舉委員會組成部分,過去參選立法會毋須取得選委的提名授權,認為如今做法有利有弊,好處是可在在枱面上看清參選人屬哪些派系、與甚麼利益相關,惟弊處是將出現裙帶關係,令腐敗延伸。

他以工程界為例,該界別由個人票變為團體票,當中近一半列表的私人公司承辦數百億元政府工程。鄭松泰認為,以裙帶關係作選舉門檻,將造成龐大腐敗機制,未來將出現「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情況。

衞生服務界與醫學界合併 陳沛然指難有醫生聲音

醫學界立法會議員陳沛然批評,不少專業界別的產生辦法由個人票變為團體票,又加入資格審查機制,未來議會所反映的民意相當有限。他提到衛生服務界與醫學界合併,惟衞生服務界有4萬名選民,醫學界只有1萬名選民,新制下醫生或「無得留低」,議會內未必再有醫生的聲音,反問修例的代表性和社會科學性何在。

民建聯葛珮帆表示支持選舉修例草案,她提到過去數年香港十分混亂,反對派議員逢中必反,區議會亦已完全失效,外國勢力利用香港打擊內地發展,攬炒派亦舉行「35+」初選,假新聞及假消息滿天飛,中央終於忍無可忍要出手撥亂反正,形容修改選舉制度是定海神針,香港終於可以長治久安。

她指出,選委會地位舉足輕重,取消區議會議席可助去政治化,新選舉制度可更保障「一國兩制」,結束政治爭吵,集中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又希望官員可改善守舊及官僚做法。葛珮帆說,民主並無國際標準,舉例指美國總統及英國首相也非一人一票直選產生,她認為西方民主已走到盡頭,若中央不出手,下屆立法會將成為反對派的舞台,不能正常運作,認為日後守法的反對派仍有參選空間,而所有議員都是愛國者。

陳克勤稱過去能做的事不多 因「很多事拖後腿」

民建聯陳克勤指,預料明天條例會被通過,對此感到高興,因為選舉制度改變後感到欣慰。他提到近日見到自己1999年作為社區幹事時受訪,提到自己從政的初心,但隨自己成長,特別是兩年前見到社會受反對派挑動,令他感到社會穩定有多重要,強調保障社會繁榮穩定,就是保障市民的生計。

他提到,過去十多年發現自己能做的事不是太多,因為議會內有很多事拖住後腿,而反對派進入議會的初心就是拉布,指「搞事的人」進了立法會的後果嚴重,故之前的選舉制度確有問題,認為新制令更多真誠為香港的市民加入議會,令立法會可以做實事。

陳克勤強調,政治體制是中央的事權,對維護《基本法》、憲制秩序有最大責任。他指今日議員認真辯論,批評有反對派形容改制是為了排除反對派,將完善的制度說成倒退的制度,他則明確表示支持恢復二讀及三讀。

麥美娟表示,自己曾經與反對派議員一同會見一些外國駐港領事,當時反駁他們就國安法的看法。(鄭子峰攝)

麥美娟指改制後建制派更團結 不會爭位

工聯會麥美娟指,2019年6月12日她是少數能夠成功回到立法會大樓的議員,混亂歷歷在目,而今日的安穩是因為國安法的實施。她又提到當年7月1日立法會被攻佔的破壞,提到民主派議員在議會期間掉臭水等,浪費議會時間,之後國家才要出手。

麥美娟提到自己曾經與反對派議員一同會見一些外國駐港領事,當時反駁他們就國安法的看法,指立法會只是沒有了勾結外國勢力的自由,又指議會在泛民主派總辭後,亦不是只有一把聲音。她又指,選舉改制後,促使了建制派更加團結,不會爭位。

容海恩:特首需得到各選委界別提名 可避免利益傾斜

新民黨容海恩發言時表示,支持選舉修例草案,她指自己特別關注選舉制度組成及產生辦法、候選人資格審查機制、資格審查委員會的組成及職權,以及禁止煽惑他人投白票等。

容海恩表示,選委人數由1,200人增至1,500人,能更體現廣泛代表性及均衡參與精神,更好代表香港整體利益,而特首候選人須取得不少於選委會每個界別15人提名,亦可避免特首傾斜單一組別。她又指,由資格審查委員會審查候選人參選人資格較為統一,亦是更制度化,認為是香港選舉制度的重要里程碑。

容海恩說,過去數年攬炒派為了達至政治利益,勾結外國勢力、癱瘓議會、搞黑暴,更變本加厲實行「35+」初選,危害香港及國家安全,認為所有修訂均有其必要性。她又提到,3月初有238萬市民簽名支持人大修例,可見是民意所在,亦是期待已久的利劍和堅盾。

容海恩表示,特首候選人須取得不少於選委會每個界別15人提名,亦可避免特首傾斜單一組別。(鄭子峰攝)

林健鋒指新增議席讓商界年輕人有論政空間

經民聯林健鋒表示,今日對香港而言是歷史性時刻,實現良政善治,不少工商界表示期待通過。他指,選舉制度的漏洞在國安法後仍然存在,今次從根本堵塞漏洞,對確保「愛國者治港」有必要。他認為今次修例在立法會的安排,有利吸取各界聲音,新增的候選人資格委員會,有利於阻止反中亂港者進入管治架構。他提到商界(三)議席及中小企在選委會的15席,將令日後工商界年輕人有更大的議席、論政空間。

他指,香港在反修例事件及疫情之下,社會已凝聚了求穩定的氣氛,不要再吵吵鬧鬧。他表示,期望港府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特別是公務員及教育方面,期待社會回復理性,解決房屋問題,有與國家共同發展的大局觀,期望新的立法會展視新的會風。

被質疑「民主倒退」 李慧琼:三方面提升民主質素

民建聯主席李慧琼發言指,中央眼見香港形勢日趨險要,距離「攬炒派」奪權變天只有一步之遙,中央忍無可忍被逼出手,重整香港選舉制度。對於有指改制造成民主倒退,李慧琼指建制不能回避此指控,強調改制從三方面提高民主質素,包括劃清底線,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並擴大議會代表性,選委會議員可從國家角度考慮問題,並解決港獨等勢力滲透議會的問題。

部份團體未被吸納 馬逢國冀政府日後補充

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議員馬逢國指,在是次選舉改制下,一些在業界具代表性團體未被吸納,他希望政府能就此多加留意,並日後作補充。他又指,角逐選委會界別選舉的候選人之選舉開支上限21萬元,認為此一時彼一時,選委會界別參選人除了要爭取選委支持,也要市民認同,因此應增加開支上限。

勞聯潘兆平表示,特區選舉制度是香港政治體制的重要內容,對「一國兩制」實踐有重要影響。他指,留意到3月11日全國人大表決有選舉改制的決定後,立法會主席梁君彥作出了聲明,對決定尊重並支持,更請政府盡快將法案提交立法會,向公眾做好解說工作。

他之後提到立法會內委會同意將小組委員會轉為法案委員會審議條例草案的做法,舉行了17次會議,感謝廖長江及張國鈞分別擔任法案委員會的正副主席,並感謝委員會的工作,相信條例可順利通過。他指,社會上有不同聲音是正常的事,相信日後議會內都會有不同聲音,為市民謀求福祉。

立法會恢復二讀選舉修例草案。(鄭子峰攝)

經民聯吳永嘉發言時提到,泛民就是否參選今年立法會選舉的取態仍未作決定,其中民主黨稱今年9月前會決定是否參選立法會,公民黨則把參選形容得很委屈。他重提去年延任風波,批評泛民在延任風波初期惺惺作態,將是否延任的決定「拋波」予民調,但最終發現主流民意不認同他們延任,泛民卻為了達至延任目的,找原因支持自己延任。他認為,泛民將會再次面臨歷史抉擇,稱有理由相信泛民將會重演去年半推半就的延任戲碼。他強調泛民和反對派也有愛國者,合資格的泛民之參選渠道定必暢通。

張國鈞指花1個月逐條審議不馬虎

民建聯張國鈞指,反對政府的聲音一直指立法會極速審理,就是橡皮圖章,他反問世上o哪有一個議會花1個月時間逐條審議條文,形容絕不是馬虎的表現。他指,自己作為法案委員會副主席時感到,會議遠較反對派在立法會衝擊時有效。

至於為何要那麼急地修例?張國鈞指,本港有人與外部勢力借機挑動,指建制派一度無法出街,有議員祖墳被拆,又指2016年有這些人加入立法會後,肆意破壞,提到拖拉內務委員會選出主席,又嘗試以「35+」進入議會。他認為如果沒有國安法及修改選舉制度,「35+」一旦成真,日後政府提任何議案都會被否決,「議會將變成政府不垮台不罷休的議會」。而在「35+」後,選委會如由不愛國的人選出特首,或會選出不擁護《基本法》的特首。

張國鈞強調改制之後,本港憲制安排得以維護,行政立法關係回復正常,香港多年的深層次矛盾有望得以正視、解決,故此他全力支持修例。

廖長江:中央出手因有人想奪取管治權

法案委員會主席廖長江報告委員會工作時表示,委員會最關注重新構建選委會,包括不再以個人選民為主,團體投票人可體現香港整體利益。廖長江提到,關注如某人沒有中國籍及外國居留權,是否可成為選委會成員,而當局表示為了廣泛代表性,選委會成員不一定要是沒有外國居留權的中國公民,但一定要是愛國者。

廖長江在報告後作個人發言,指中央出手完善選舉制度,是因應本港原有制度被別有用心分子,利用作反中亂港平台,妄圖主導議會,進而奪香港管治權,更與反中亂港勢力合流,成為2019年反修例事件的助力,亦對國家安全構成嚴重威脅。他指,立法會審議草案時,最重要是回到「一國兩制」初心,全面貫徹愛國者治港。

他又指,批評今次改制為「民主倒退」的人,常以美國馬首是瞻,問有關人士會否批評美國選舉人票制度的弊病。他指今次改制重視均衡聲音、去極端化,強調今次改制非常重要,值得任何為香港好的人支持。

盧偉國:有利行政與立法機關互相配合

經民聯主席盧偉國指,選委會規模擴大至1500人,加入五大界別,包括基層,增加代表性,而立法會增至90人,涵蓋更多階層代表,認為有利於行政與立法機關互相配合、制衡。

他又指,本港即將舉行三場重要選舉,時間非常緊迫,而立法會接納行政長官提議,先舉行小組委員會討論,再在草案完成後轉為法案委員會,開了17次會議,可謂「開足馬力」。他表示,審議過程集思廣益,當局因而提出多項修正案,認為是通力合作才令立法過程順利,指今次完成程序後,政府應透過不同渠道,詳細解釋改制的影響。

田北辰批泛民「鬥黃、鬥衝」

實政圓桌田北辰指,今日是香港選舉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日,希望之後可重回正軌。他指自己晉身議會以來,發現反對派由起初數名激進議員,後來為了「呃like」,愈玩愈激,又反問一年半前的反對派議員,是否仍敢自言是「和理非」。

他指在舊有制度下,泛民競爭對手來自內部,所以人人「鬥黃、鬥衝」,並以球賽比喻指,他們因為球證寬鬆,「踢波變踢人」,指必須由球證主動出手處理。他稱不擔心改制後令自己無法勝選,強調多了渠道參政,相信仍有方法為民發聲,而香港有教育等多重問題,解決它們比他個人連任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