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選舉︱澳門一人模式為何適合香港?劉兆佳:愛國陣營團結未足

撰文:林劍
出版:更新:

特首選舉提名期第4天,政務司司長李家超昨日(6日)下午辭任並即時休假,準備參加特首選舉,政界指李家超是「唯一人選」,今屆特首選舉會奉行類似澳門的「一人模式」。
現行選舉法例下,一人參選仍須751名選委投票支持才可當選,但在無競爭對手下,候選人答問大會勢必成為李家超的「獨腳戲」,以往特首選舉候選人針鋒相對的情況將不復見。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指,「愛國者治港」的格局新建立,愛國陣營內部的團結性仍未足夠,在複雜多變的內外形勢下,須嚴防敵對勢力趁機生事、挑撥離間,因此「澳門模式」是較穩妥做法。

▼過去三屆特首選舉有人競爭 候選人論壇火花四濺▼

+1

過去三屆火藥味十足 選舉論壇妙語連珠

民主派汲取2002年董建華在無人競爭下自動當選連任、2005年曾蔭權於補選中自動當選的經驗,於2006年起的選委會選舉中積極搶攻,越過提名門檻,因此2007、2012、2017年三屆行政長官選舉,民主派皆有提名候選人參加。

其中2007年特首選舉,破天荒舉行電視直播辯論,曾蔭權與梁家傑兩人針鋒相對、火花四濺,雖然對最後結果無實質影響,但無可否認提高了選戰氣氛,吸引到香港大眾市民關注。2012年唐英年公開批評梁振英「你呃人」(梁振英否認說過要出動催淚彈、防暴隊對付反對23條立法的示威者);2017特首選舉曾俊華批評林鄭月娥「三低」(低民望、低能量、低認受性)、林鄭公開表示如果主流民意認為她不適合當特首就會辭職,都是在選舉論壇上的「經典金句」。

在新選舉制度下,候選人須獲五界別至少15張提名票,合共不少於188票才可入閘。而第五界別等同「國家隊」,加上選委會內民主派已基本「清零」,因此今屆特首選舉在入閘第一步上,已由中央掌控,無人有能力「衝燈」成為候選人。如果今屆特首選舉真的只有李家超一人參選,幾可肯定上述火花四濺的情況不再復見。雖然在現行條例下,即使只有一人參選仍需經過投票才能當選,但相信選舉會在一片「和諧風」之下舉行。

劉兆佳。(資料圖片)

劉兆佳:一人參選仍可舉行大型競選造勢

劉兆佳指,「一人參選」未必是新選舉制度之下的常態,不排除往後的選舉仍有競爭。不過現時是「愛國者治港」確立初期,愛國陣營的內部團結性仍有待建立,再加上內外敵對力在國安法訂立後只是處於「休眠狀態」,不排除他們可以透過其他途徑製造事端,試圖左右選舉,散播不利選舉順利完成的資訊,離間挑撥中央與特區,以至不同候選人之間的關係。

因此在這情況下,劉兆佳認為在複雜險惡的國際形勢下,中央自然不希望愛國陣營產生惡性競爭、造成分化,這也不利港府日後施政,「況且從中央角度看,也未必同時有那麼多人可以接受,中央要衡量內外環境,找出最適合貫徹未來幾年方針的人,可能只得一個人合適。」他又認為,即使只有一名候選人,同樣可以進行大型競選造勢工作,但疫情下無可避免一些活動會受到限制。

李家超已辭任政務司司長,準備參選特首。(羅君豪攝)

蔡子強:有競爭選舉 候選人更有動力完善政綱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表示,站在市民大眾角度,即使無份投票,當然也會希望選舉有競爭,可以通過辯論了解候選人之間的政綱、能力等,而候選人即使預先獲得「祝福」,都要積極向選委爭取支持,許下更多承諾。候選人亦要花心思準備辯論和公開演說,政綱推陳出新,爭取市民的支持,例如上屆林鄭月娥明知民望落後曾俊華,就要防止當選時「民望輸得太難睇」,談更多民生。

他指,「正如為什麼很多政治人物當選後都會有民望相對高的『蜜月期』,就是因為一段密集的選舉工程,候選人可以透過互動爭取市民的支持,而非只是單向的演說。」如果選舉最終只有一名候選人,加上今屆選舉由醞釀真正人選到正式選舉日只有一個月時間,很多選舉工程都要「壓縮」,相信這些爭取支持的競選工作難以進行。

不過,蔡子強相信在目前政治環境下,民意非北京首要考慮,最重要的是防止建制陣營撕裂,「以往的選舉造成很多建制內部的挪裂,最典型的像2012年唐梁互揭醜聞,演化成惡意攻擊,甚至可以說,當年是史上最『難看』的特首選舉,相信北京最怕這類事情再次發生。」

蔡子強。(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