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學院院長郭蔭庶:做好思想教育 政治中立不等於政治無知

撰文:林劍
出版:更新:

政府去年底成立公務員學院,今年6月委任警務處前副處長郭蔭庶為首任公務員學院院長。郭蔭庶接受《香港01》等媒體訪問時表示,已初步了解學院情況,首階段工作目標是擴充學院的編制、整合公務院訓練的理念、制定訓練單元,日後所有新入職公務員及部份現職公務員,都需要接受相關培訓。按照目前計劃,公務員接受訓練後將有評核機制,會影響公務員未來的升遷,甚至是否適合留在公務員團隊。
郭蔭庶強調,公務員是一支穩定社會的力量,社會不應以商業眼光看待公務員的工作,「培訓」亦不是單向地向公務員提供資訊就足夠,未來要對公務員做好「思想教育」,讓其真正了解自身工作的使命、有足夠的國家觀感等。他又透露,將來會邀請不同背景的人士擔任講師,包括前特首林鄭月娥。

+1

參考警察學院及海內外經驗 將定下核心理念

上任一個月的郭蔭庶表示,已大致了解工作內容和團隊情況,指學院目前仍在組建階段,主要是將過往的公務員培訓處撥歸其管轄範圍,現時約有130人,希望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先擴充學院編制,定下學院的核心理念,設計適當的培訓單元,並優化現有系統善用科技支援訓練,好讓政府掌握公務員受訓的進度、學員也能較輕易獲得資訊。籌劃過程中,會參考本地、國內和海外的不同培訓機構。

課程單元內容初步涉及培養公務員服務心態、入職訓練、國情教育、培養適當國家觀念和國家安全觀念等,針對高層公務員亦會有一些關於領導才能的訓練。以上內容並無部門之分,因不涉及具體工作技能,是一些理念性的事物。當以上種種計劃有定案後,便可正式向政府和立法會尋求支持,目前未有確實時間表,因籌備需時。

他舉例指過去曾當警察學院領導層,院內的分工十分仔細,單是一個教導使用槍械的部門,人數已經比整個公務員培訓處多,當中有很多管理經驗值得公務員學院參考。他明白到近年政府開支太大,要好好節省,但也會向政府提出理想的擴充計劃。

郭蔭庶今年剛從警務處副處長(管理)一職退休,數月後獲委任為公務員學院首任院長。(資料圖片)

強調考核並非「刻板的考試」

課程的對象方面,今年7月1日起入職的公務員同事必須接受相關培訓,至於現職公務員處理方法目前未有定案,但都希望他們分批接受培訓。主要內容都是在工作時間內完成,當然亦不排除有一些較複雜的培訓內容,可能需在工餘時間進行。最終,教官會根據學員表現作一定的評核,這可能影響日後的升遷、工作安排,如有較嚴重的情況,亦可能影響其是否適合留在公務員團隊,郭蔭庶舉例指政府去年推出公務員宣誓,拒簽者都被安排離開政府。

他強調考核不是一些刻板的考試,會因應實際情況而定,「例如在課堂上的參與程度、對答、對內容的反饋、是否接收到內容?很多方式可以考核的。」

林鄭月娥卸任特首前曾表明離任後願意做一些教育工作,被問到有沒有打算邀請林鄭月娥到學院擔任講師,郭蔭庶表明肯定歡迎:「林太是前任特首,公職經驗那麼長,肯定是其中一位可以參與工作的人。」他說,師資方面會廣納四方,邀請不同背景人士主講,包括現任和前任官員、本地或海內外學者等。他強調,課程內容與講者不可能由其一個人決定,稍後會再尋求特首、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等人的意見。

不應以商業角度衡量公務員貢獻

郭蔭庶解釋,公務員理應是社會穩定力量,憶述過去三十多年見證過經濟高低起跌,公務員士氣亦有起落,「在『魚翅撈飯』的年代,有人會嫌公務員的收入不夠外面(私人機構)高」,但即使經濟不景、社會不穩,公務員仍然會緊守崗位,一視同仁為社會提供最基本的服務,如保障市民生命財產安全、教育、醫療等,因此他們是以爭取更高收入的機會,換取一個較穩定的收入,負有服務市民大眾的責任。他強調,絕對支持員工爭取應得的工作回報,但公務員理應不止於此,「犧牲自我,服務社會」的精神,「如果加入政府的人不理解這一點,會做得很痛苦。」

相對地,郭蔭庶留意到社會上對公務員有一些評價,批評其不思進取等。他指社會上的意見肯定會聽取,任何架構都有值得批評、需要改進的地方,但亦希望社會不要「一竹篙打一船人」,許多公務員有合理甚至超水準的表現,只是很多時未有獲得同等的宣揚。再者,郭蔭庶認為公務員與商業世界的性質有所不同,如上所述是「要有人『定住』個社會」,所以在分析公務員整體表現時,不能用商業世界的邏輯。「這不是很簡單,一個人打份工叫作『公務員』,然後有『鐵飯碗』,然後就去評價每個人付出多少、值不值得這個價錢。用完全商業的角度去看value and money(金錢與價值),是不行的。」

談KPI:並非僵化「跑數」 只適合在特定範疇使用

近年社會增加關於「關鍵績效指標」(KPI)的討論,其中特首李家超強調「以結果為目標」,提倡設立類似企業管理的「關鍵績效指標」(KPI)。郭蔭庶指KPI在指定的範疇內確有功用,但現時社會對KPI的討論不夠深入,強調這不是僵化地事事定下指標、「做到A、B、C,有齊晒就冇得頂」,這是一個危險的想法,「因為那個所謂指標一完成了,大家的工作就沒了發展動力」,形容KPI有其好處與不好處,只能在一些狹窄的地方使用。

公務員學院日後有機會邀請林鄭月娥擔任講師。(資料圖片)

「當差咁多年都冇講過this is an order」

正因為公務員在社會上角色特殊,郭蔭庶表明培訓的內容不可能是單向地灌輸資訊,更重要是情感上讓他們明白,他形容為「思想教育」的過程。他舉例指,國情教育和國家觀念,是讓學員確實地了解國家在發生什麼事,香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扮演什麼角色,「我拿一本《國安法》出來照着讀,是沒有意思的,如果只是一種資訊上提供,(培訓)是註定失敗」,最重要的是發自內心的認識、認同,透過實例、歷史和人物故事、交流體驗等方式感染對方,現有計劃如公務員北上交流亦會繼續做。「我們是提供一個場合、環境給他們思考,讓他們找到(當公務員服務社會)這份使命感。」

他又笑言,政府也不可能單純下個指令,就讓所有員工都心悅誠服接受,就算在警隊都不可能這樣做:「不知大家是否看電影看得太多,我當警察幾十年,從來沒有(對下屬)說過一句this is an order(這是命令)。」

郭蔭庶強調愛國是公務員的基本要求。(資料圖片)

佩洛西訪台成教材?郭:公僕要明白地緣政治影響

被問到近日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台,引發外交風波,類似的地緣政治知識會否成為訓練內容。郭蔭庶指難以個別評論會否教某些事件,但總體原則是公務員必須明白作為國家的一部份,地緣政治如何影響香港、國家,而香港又處於什麼樣的「敵意」國際環境等等。

他表明,「愛國」應是一種天然的情感,只是香港基於特殊的歷史背景,「愛國者治港」過去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現時有需要在公務員隊伍中特別強調。而愛國亦與公務員「政治中立」沒有任何矛盾,因為真正的政治中立,是指公務員執行公職時不能受個人或服務對象的政治理念,影響執行工作,只能受到政府政策和法例要求影響,政治中立亦不等同「政治無知」,因為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牽涉政治,公務員必須有足夠的政治敏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