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黃梓謙自嘲「落選經驗」豐富 信融入國家大局後港人會回流

撰文:周皓宜
出版:更新:

立法會選委界補選將於12月18日舉行,吸引到6人競逐4個議席,包括第三度參選立法會的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黃梓謙。去年參選以14票之差落敗,今年捲土重來,黃梓謙接受《香港01》專訪時,笑言自己「落選經驗」較多,雖然沒有政黨背景,但事隔一年他行事更謙卑,與選委關係更紮實,有信心兼顧國家及國際兩個大局。

本港移民潮未見緩和,黃梓謙稱港人移民反映他們「擁抱世界」,深信只要香港做好「安居樂業」配套,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面向國際的優勢「做出來」,尤其是推動文化藝術及創科發展,人才終會回流。

黃梓謙表示,抗疫工作讓他認識很多地區選委。(歐嘉樂攝)

平衡現實縮政綱 「有時間了解嘅人有限」

去年參選立法會選委界別,黃梓謙提出近40頁的政綱,今次他稱吸取了上次參選經驗,將參選理念縮短至兩頁紙,是平衡了理論和現實:「真正有時間了解晒成份政綱嘅人有限......你花咁多時間做研究,就少咗時間見選委,今年平衡得比較好。」他提到,去年準備選舉的時間不足,以致他與很多選委也不熟絡,「同好多選委都係得一面之緣,每個選舉論壇淨係得一兩分鐘發言。」

直至今年第五波疫情,黃梓謙與選委開始了「非一般」關係,他稱當時擔任全港社區抗疫連線義工組統籌,與一眾選委並肩抗疫,「嗰時識咗好多地區選委,一齊打過仗,同選委嘅關係就唔同喇。」他說自己比去年更謙卑、沉穩,會以積極角度看成與敗,「上年有956票支持,希望今年選票可以956票起跳。」

黃梓謙(右)及藝人方力申(左),在第五波疫情爆發時,到旺角三無唐樓派發防疫物資。(黃梓謙Facebook)

昔日中間派 現稱政治環境理想:可講下文化藝術

黃梓謙2016年曾代表標榜中間路線的「民主思路」,參選立法會地區直選。其後在2019年稱民主思路無法未能協助社會修補撕裂而退出。他回顧當時充當和事佬角色,卻吃力不討好,「當傳統建制泛民,兩邊都好激烈時,啲人係唔想理和事佬講咩,最後就鬧爆個和事佬,2016年行呢條路成為唔到大多數。」他表示,2019年政治兩極化的浪潮比2016年更甚,「同大家講復和時,其實兩邊都唔會畀你加入佢地陣營復和,取唔到大多數人認同。」

他稱,身處2019年時無法預料會有《港區國安法》,亦無法想像修改選舉制度,而時至今日,香港人普遍對政治制度有共識,認為現時政治環境理想,「政治立足於多數香港人……最理想有空間探討政策問題,早幾年參選都好想講文化藝術問題,但無人講你講呢啲,一定要講政改方案。」

黃梓謙認為,香港可擔當中外文化藝術交流的橋樑。(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稱移民港人擁抱世界 港做好本業便回流

《港區國安法》生效後,本港社會回復平靜,迎來的卻是一浪接一浪的移民潮,單計2021年中至22年中數據,本港人口淨移出達11.3萬人。黃梓謙指,部份年輕人經歷2019年反修例風波以及新冠疫情後,對本港前景失去信心,認為香港發展停滯不前,「或者佢地心目中嘅香港,與現實未必一樣。」但他相信只要香港將本業做好,人才必定會回流,「香港有實際問題未處理好,留唔到人唔係意外……如果將安居樂業做好,啲人就會返嚟。」

黃梓謙自參選以來多次強調「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及「國際視野」,他說港人移民正正顯示他們「擁抱世界」,但港人在海外未必過得如想像般快樂,最重要讓他們在香港有值得活下來、有所貢獻的空間,相信他們會回港。他又稱部份港人國家觀念不強也是可以理解,因以往港英年代並無構建港人國家觀念,現時應該在國家、國際和香港三方面取得平衡。

他亦提到,要吸引人才回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面向國際等方面,就一定要做出成績,「唔係淨係講出嚟,講但做唔出成績,無人會因為你咁講就聽。」

黃梓謙政綱重點之一是推動文化藝術發展。(歐嘉樂攝)

倡推動文創增中國軟實力:國際社會信港人品味

黃梓謙表示,文化藝術和科技正是很好的場景,展示本港如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發揮自身優勢,若當選希望推動本港「文創」、「科創」並行。他說,香港可充份利用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的特點,擔當中外文化藝術交流的橋樑。他稱,不少國際投資者信任香港品味和選擇,在香港展示內地藝術家的作品,有助他們打響名堂,宣揚中國文化,助中國輸出軟實力。他提到,以往香港和內地城市「前店後廠」的模式,也可套用於文化藝術發展上,例如不少內地藝術家在北京朝陽區等文創基地創作,再到香港展示及銷售藝術品。

他亦希望增加文創產業本港GDP比重,推動藝術與體育、旅遊、科技、零售等跨界合作,將文化創意轉化為商機,「遊客嚟到留多一兩日都好,帶動百業興旺」。

立法會補選參選人為黃梓謙、何敬康、黃錦輝、李廣宇、陳永光和尚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