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搶企業、搶人才 陳國基:「搶」意指主動 盼3年增25萬人才

撰文:鄭寶生
出版:更新:

《施政報告》提出「搶企業」、「搶人才」計劃,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接受訪問時表示,「搶」的意思是要主動、積極地去做,又認為新增的人才對香港經濟發展有很大幫助。

對於青年發展,陳國基則表示政府推出恆常化「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鼓勵更多企業聘請香港的大學畢業生,並派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

陳國基表示,如果能在3年內吸引超過10萬名人才來港,加上本地大學每年5萬名畢業生,未來3年會增加25萬名人才。(今日香港地影片截圖)

冀3年吸引10萬外來人才 培養15萬大學畢業生

疫情後政府推出一系列活動,亦有官員外訪和「你好,香港」活動推廣香港。陳國基接受南方報業傳媒集團GDToday旗下《今日香港地》專訪時說,政府希望發出訊息,就是香港已經重返國際舞台。陳國基說,外國商會和領事對香港和中國很有信心,認為未來經濟發展都在東方。

疫情後香港要發展得好,必須令香港經濟更好,陳國基說,因此《施政報告》要強調「搶企業」、「搶人才」,又說「搶」的意思是要主動、積極地去做,如果能在3年內吸引超過10萬名人才來港,加上本地大學每年5萬名畢業生,未來3年會增加25萬名人才,相信對香港經濟發展有很大幫助。

粵港合作專班 涵蓋創科、物流等多方面

近年香港要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陳國基說粵港、深港合作至為重要,而推進粵灣澳大灣區建設是共同目標。陳國基指政府「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督導組」已設立多個粵港合作專班,涵蓋北部都會區、《南沙方案》、創新及科技、金融、商貿、青年就業創業實習、推進法律及爭議解決,以及航運及物流等合作領域。

香港方面,會加強「北部都會區」的發展,以充份把握前海服務業發展帶來的機遇。

陳國基表示,會持續鼓勵更多企業聘請香港的大學畢業生,派駐他們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今日香港地影片截圖)

鼓勵企業聘請香港大學生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

陳國基說,未來5年是香港的關鍵期,而國際變局將是一個挑戰,而香港要更深、更廣、更好地發揮參與者和貢獻者的角色。他指特區政府要更加主動融入國家戰略、更加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切實排解民生憂難,全方位推動造地建屋,精準扶貧,強化基層醫療系統等,建設健康活力、關愛共榮的社會。

青年計劃方面,除了增加青年向上流的「共創明Teen」計劃之外,陳國基認為大灣區建設亦為青年提供發展空間。政府推出常態化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持續鼓勵更多企業聘請香港的大學畢業生,派駐他們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讓他們了解大灣區的發展事業機遇,並積累內地生活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