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受訪者每天使用即棄塑膠 民建聯促推動研究替代品

撰文:鄭寶生
出版:更新:

塑膠產品污染環境,還會瓦解成微塑膠進入食物鏈。民建聯觀塘支部早前進行問卷調查,發現40.3%受訪者過去1星期每天都有使用即棄塑膠,但有42.3%市民過去1個月沒有使用回收塑膠的設施。

31.1%最常使用膠袋 飲品膠樽有20.7%

民建聯在4月20至5月15日進行網上及實體問卷調查,訪問了429人。40.3%受訪者表示過去1星期每天都有使用即棄塑膠,亦有15.2%表示經常使用。最常使用的是膠袋,有31.1%,飲品容器即是膠樽則有20.7%,而即棄塑膠餐具亦有13.4%。

42.3%過去1個月無回收塑膠 29.9%因回贈不吸引

過去1個月,多達42.3%人表示沒有使用過回收塑膠設施,24.6%使用屋邨的「塑膠回收設施」,12.3%有使用「綠在區區」回收站,11.2%有使用「入樽機」,亦有8.9%使用環保署的「塑膠回收箱」。

談到為何過去1個月沒有使用回收塑膠設施,29.9%指回贈不吸引,25.1%指回收地點不方便,另有17%表示回收配套不足例如設施經常爆滿。

政府在全港設置120部入樽機,每個樽回贈1毫子。有29.8%受訪者指1毫已經能促使回收膠樽,但亦有28.2%表示要提高到5毫子才吸引。

有11.2%受訪者表示,過去1個月有使用「入樽機」。(資料圖片/廖雁雄攝)

40.6%指住宅屋苑多設回收點 可增回收意願

至於哪些回收地點放置回收設施和入樽機,可提高回收意願,有40.6%選擇住宅屋苑,17.4%選舉公共運輸設施,另有14.5%選擇超級市場。

被問到是否支持禁止餐飲業向顧客提供即棄塑膠餐具,以及禁止銷售即棄餐具,有66.4%表示支持,16.6%表示不支持。

陳克勤倡提高回贈金額 或設回贈獎賞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克勤建議政府調整「入樽機」的回贈水平,亦可參考現有商戶做法,回收一定數量膠樽即可換領指定禮品或現金券,相信對市民有吸引力。至於廢料回收和循環再用方面,陳克勤倡協助環保企業和創科結合,多利用創新技術,並引入針對環保問題而設立的創科企業。另外,政府除了政策支援和補助,亦應牽頭訂購回收再造的產品,以推動環保產業發展。

民建聯觀塘支部主席兼觀塘區議會主席柯創盛建議,政府應善用低碳綠色科研基金研發塑膠替代品,鼓勵業界盡早取代即棄塑膠餐具。此外亦可參考外國,投放資源在社區推動可重用餐具借環模式,並透過獎賞鼓勵自備餐具,達至源頭減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