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齡科技|吳傑莊斥安老政策各有各做 倡善用產品提升質素

撰文:文睿
出版:更新:

據《香港人口推算2020-2069》推算,本地60歲及以上人口將於現時約200萬人,增至2069年年中的305萬人,香港「以老護老」愈趨普遍。選委界立法會議員吳傑莊今日(24日)動議議員議案,斥政府安老政策「各有各做」、零散,故未能在社會上形成研發和應用「樂齡科技」產品的氛圍。

吳傑莊提到,目前只有約20萬長者使用「平安鐘」服務,建議政府為所有長者提供類似服務,同時善用更加新型的樂齡產品,包括「長者智能手錶」等,認為除可提升安老質素,更可紓緩護理人手短缺。

吳傑莊提出議員議案,提出政府應設立「樂齡科技專責委員會」,聯合多個部門推動應用樂齡科技。(歐嘉樂攝)

倡設立樂齡科技專責委員會

吳傑莊認為,政府強調以「居家安老」和「持續照顧」作為安老政策的基本原則,近年也有意欲發展樂齡科技,然而,相關政策零散,政府未有擔起主導角色,也沒有專責部門統籌指引,各部門和社會機構各有各做,沒有共同的政策目標和方向,造成措施力度不足,未能在社會上形成研發和應用「樂齡科技」產品的氛圍。

為了有效推動「樂齡科技」發展,吳傑莊建議,政府設立「樂齡科技專責委員會」,由勞福局、創科局及醫務衞生局聯合組成,並且引入業界代表和專家,打破政策壁壘,提出完整的政策方針和發展藍圖,為有需要的長者提供更多的樂齡科技產品等。

尚海龍:大多數情況下 各持份者欠合作

選委界立法會議員尚海龍補充指,大多數情況下,香港樂齡科技生態的不同持份者之間缺乏合作,無論是大學和研究機構之間、研究團體和私營機構之間,以及醫療行業和社會服務之間,為此創新科技的應用受到限制。政府應積極舉辦並參與更多會議、展覽及研討會,均能鼓勵各持份者對話,促進各方盡快展開合作。

近年安老院舍陸續設置按鈴系統,長者按動床頭按鈴後,可直接與護理員對話。(資料圖片/張浩維攝)

選委界立法會議員陳沛良則表示,香港長者認識和使用的意願不高,原因有很多,包括難以負擔相關費用,以及不熟悉操作等。他指政府派發3次電子消費券之後,已有很多長者識得用智能手機,認為長者未必有很大的科技鴻溝,政府要主導推廣令他們採用。

鄧家彪建議推廣「流動呼救」產品

工聯會鄧家彪則關注,科技如何達到「樂齡到戶」,他指有不少公屋是個人戶,期望當局可加強對獨居長者的支援,甚至資源傾斜,建議為長者提供「一鍵呼救」的產品,「平安鐘多用固網電話,而獨居長者為減少支出,僅使用流動電話,故較少人使用平安鐘」,期望政府可推廣「流動呼救」產品,讓長者隨手按按鈕便可以呼救。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