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低頭族」紅光裝置有效減衝燈 顏汶羽:運輸署擬推展至全港

撰文:文維廣
出版:更新:

為保障「低頭族」道路使用者安全,運輸署去年中試驗紅光投射過路裝置,提醒切勿衝過馬路。立法會議員顏汶羽今日(19日)與多名觀塘區議員到荃灣街市街實地視察裝置成效,他引述署方代表指,裝置能成功減少4分1人衝紅燈,計劃把裝置推展至全港。而一組交通燈兩邊安裝紅光投射裝置,成本約6萬元。

身兼觀塘區議員的顏汶羽,今日與觀塘區議會交通發展及運輸委員會到全港多個地點實地視察不同交通試驗措施的成效。他指,除了推出成效受質疑的紅光投射過路裝置,將會擴展至全港使用外,讓視障人士透過其語音信息知道所在位置的新一代電子行人過路發聲裝置,運輸署亦擬推展到全港13,000多個路口。目前,全港有21個路口有安裝此裝置,其中3個正位處觀塘。

此外,他們又到葵涌祖堯邨及九龍灣常悅道視察實時交通燈號調節系統,透過於路口安裝感應器,收集實時交通流量數據,按實際交通狀況為不同行車線及行人調節綠燈時間。顏汶羽指,現場所見認為系統效率頗高,他引述運輸署稱計劃把系統推展至全港約50個合適路口,其中九龍灣宏光道交界亦計劃安裝。今年會向立法會申請撥款,2024/25年招標,2025年動工,預計2027年完工,每個路口成本約100萬元。不過,他認為4年時間才能在50個路口安裝進展太慢,希望署方加快推行。

不過,他指運輸署2018年推出為長者及殘疾人士延長行人閃動綠燈智能裝置,使用率不高。以今日視察近麗晶花園路口裝置為例,每日僅4-6人使用;牛頭角道近玉蓮台路口每日亦僅6-9人使用。而當時一個裝置安裝費用達35萬元,經評估後,當局決定暫時擱置未安裝的裝置,而已安裝的則繼續使用。

至於去年底運輸署於開源道近觀塘道迴旋處一帶,推出為期6個月自動交通執法系統試驗計劃,他引述運輸署代表稱因計劃無執法,並無實際數字,但錄像成功拍攝到違例泊車情況,準確率逾9成,目前需處理法律問題,與警方商討片段可否成為執法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