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科技城|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倡擴大至千公頃 建河套跨境試驗區

撰文:李宇婷
出版:更新:

國務院日前印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主任霍英達以規劃書出台為契機,建議政府把河套東側,蠔殼圍、馬草壟的部份土地,也納入新田科技城範圍,令科技城面積由627公頃擴大至約1,000公頃,屆時現有300公頃的創新科技園區,估計將可擴展1倍,令到河套跨境要素流動試驗區由387公頃擴展至約600公頃,提升本港先進製造業水平。

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建議,新田科技城的範圍擴大至1000公頃。

規劃書明確以2025年和2035年為時間節點,在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創新要素流動等方面推動深港園區協同發展。互聯網專業協會會長冼漢廸指,香港製造業目前佔整體經濟比例只有1%,經濟發展較為依賴少數產業。他說2016年香港推行的「再工業化」,吸引了部份製造業企業及生產線回流香港,但仍主要集中在了傳統製造業的回流方面,他認為本港目前先進製造業的政策需要更細化。

創新科技局去年發布的創新科技藍圖,為未來5至10年的創科發展制訂發展路徑和戰略規劃,提出聚焦特定高新科技產業包括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等。

霍英達建議,建設大灣區科研數據中心,在試驗區中探索大灣區數據跨境,包括選取試點場景,探索科研數據跨境新模式。又建議推行便利創科人才跨境流動政策和升級通關設施,以及建立大灣區創科資訊共享平台。他亦希望探索生物樣本過河,擴大生物樣本庫,共同推進藥物研發。

霍英達(右一)建議建設大灣區科研數據中心,並探索大灣區數據跨境。冼漢廸(右三)則認為本港目前先進製造業的政策需要更細化。(李宇婷攝)

倡建立200億元先進製造業產業基金

資金方面,霍英達建議組建先進製造業產業母基金,總規模為200億元,重點投資在香港設立的微電子、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製造業企業,亦可通過投資子基金,主動引進歐洲家族辦公室和中東投資者等其他國家的資本。他又建議打通香港與内地產業資金流動通道,爭取開展「創投通」,讓創投資金可以在兩地自由調用,以免除每筆投資都要經過的行政成本,包括外匯兌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