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財神宜忌|初四晚搶先接財神5大宜忌 必備2食物1行為嚇走財神

撰文:黎頌詩
出版:更新:

農曆新年傳統習俗特別多,為求新一年過得好,很多傳統儀式不能少。來到大年初四,原來是關乎一年財運的大日子,財神要這天搶先接!迎接財神要有豐盛祭品,但原來凡人們今天要吃剩菜,才可保全年豐衣足食。

新年習俗|搶先一步 子夜迎財神

相傳大年初五是財神生日,清代文人顧祿在記述民間節令習俗的《清嘉錄》中指:「正月初五日,為路頭神誕辰。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爭先為利市,必早起迎之,謂之接路頭。」有指路頭神即財神,人們相信能得到財神庇佑,便可財運亨通。由於子夜時分被認為是財神降臨的時間,所以傳統上會在初四晚搶先接財神,以防財神被人請走,提早迎接財神又叫「搶路頭」,象徵搶得財運先機,也會特別靈驗。

想新一年財源廣進,要搶在財神初五生日前迎接。(Alexander Grey@Unsplash)

接財神宜忌|記得打開大門窗戶

古時接財神的供品必備羊頭和鯉魚,羊頭有「吉祥」之意,而鯉魚是因為「魚」與「餘」諧音,圖個吉利。現代人會簡化為糕點、三牲、酒菜、香燭等,焚香禮拜,虔誠地恭迎財神到來,祈求為一年帶來財運。當到達子夜(初五的零時零分),就要打開大門和窗戶,燒香放爆竹,向財神表示歡迎。傳統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期盼新一年大富大貴。

接財神宜忌|迎財神忌吝嗇

迎財神最忌是吝嗇,所以當日要多分享。可在家中多放糖果,有讓來訪親友客人分享「甜頭」之意。大方分享、廣結善緣,也有助新年財運亨通,財神也更樂意靠近。相反如果在迎神這天太過小氣,財神會不願靠近,這不但影響財氣,年一年恐怕也沒有好人緣。

迎財神切忌吝嗇小氣,會嚇怕財神(Ilya Batorshin@pexels)

迎財神5禁忌你要知:

1. 不可小氣:將拜完的禮品分享、贈與他人,財神會更眷顧你。

2. 衣服整齊:避免穿有破洞、露臍的衣著,以免漏財。

3. 不可貪婪:求財時要明確,不可貪心、抱怨,也要和神明稟報還願方式。

4. 忌用針線:縫補衣物象徵補破洞,會令整年都一直要補破洞,且針有煞氣。

5. 留意供品:不要諧音或形狀不吉利的水果,如酥餅類(音近「輸」)、 蘋果(音近「貧」)、蓮霧(中空象徵漏財)。

接財神宜忌|初四全家吃折羅

初四迎財神不可吝嗇,供品最重要夠豐盛,不過凡人這天卻正好要相反,按傳統習俗,正月初四要全家一起吃「折羅」。折羅是「大雜燴」的意思。這大雜燴必須要用剩菜,就是把之前大魚大肉所剩下來的飯菜煮在一起,做成大雜燴。吃「折羅」這習俗,除了為祈求新一年衣食豐足,也有年年有餘,財運不外流的好寓意。

吃「折羅」歷史悠久,重點是用剩葉泡製。(設計圖片)

接財神宜忌|折羅美味靠2招

由於製作折羅的材料是剩菜,要兼顧美味,也要有一定技巧。台灣家事達人李璐就在網上媒體中給大家兩個做折羅的美味貼士。

1 注意下鍋順序:先把肉類及菜類分別揀出,煮的時候一定要先肉後菜,這順序很重要,可令成品不會出現怪味。

2區分重口味:適合配白飯的重口味食物如扣肉等不能佔大比重,其實最好是做另一道單一口味的折羅,另加點配料,發揮創意。

參考資料:TVBS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