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同益街市】婆仔檔賣自醃靚鹹菜 烏頭老闆娘請食檸檬

撰文:蔡欣恩
出版:更新:

自2007年深圳灣口岸開通,「自由行」由深圳灣來元朗只需約30分鐘的車程,自此,元朗市中心開始變樣了。大馬路愈來愈多藥房和金舖,本來已經擠迫的街道,還要再負荷多些拖住行李箱的遊客。

慶幸「自由行」不會來港買餸,街市還是香港人的「地頭」,仍是最地道、最有生氣。

傍晚時分的元朗新街擠滿前來買餸的人。(潘思穎攝)

元朗區最受歡迎的街市要算同益街市,鄰近大棠道輕鐵站及元朗西鐵站,交通便利。搭西鐵到元朗站,再轉乘輕鐵到大棠道,落車首先見到元朗地標--恆香老婆餅,是區外人不會錯過的美食。

老婆餅每個$7,外皮酥香不漿口,內饀甜度剛好不膩。(潘思穎攝)
許多元朗婆仔都擺賣自家種蔬菜過日神。(潘思穎攝)
別看這個白蘿蔔形狀奇特,如中了幅射!其實是用花生麩種植的有機菜,每根$13。(潘思穎攝)

天然有機 蘿蔔不可貌相

 

轉入去阜財街,同益街市外有不少「婆仔檔」,擺賣自家種蔬菜,例如木瓜、紅菜頭、牛奶蕉、香茅等。看見有一個較年輕的女子擺賣好幾款蔬果,當中的白蘿蔔形狀奇特,就像中了幅射,一根卻賣$13。那女子解釋說,「這是『孖枝蘿蔔』,是在元朗大棠的菜田出產,用花生麩作肥料,有機菜嚟架。」本來沒打算買蘿蔔的我,見它不像普通蘿蔔般「工整」, 感覺很天然,就乖乖付錢了。

「鹹菜婆」日日從攸田踩單車來元朗擺賣鹹菜,她說那全是自己醃製,不含防腐劑。(潘思穎攝)

在不遠處另一個地攤,傳來一股酸味,「好靚既客家鹹菜!」一位自稱「鹹菜婆」的婦人叫賣着。「$20斤,我日日都喺攸田踩單車過嚟賣,自己醃,冇防腐劑㗎!」不知道味道如何,但感覺上「鹹菜婆」是性情中人,於是又幫襯了半斤鹹菜。婆仔檔對不常逛街市的年輕人來說,有一股異國風情,我們好像遊客一樣,心裡想「這個挺特別,一場來到,買來試試吧。」然後就買了一堆清單以外的東西了。

高華記老闆娘很有性格,不禮貌的顧客,不送鹹檸檬,覺得你順眼則打孖送!(潘思穎攝)
買烏頭送鹹檸檬幾乎是這裏每個魚販的招徠。(潘思穎攝)

魚販的一套「賞罰機制」

 

同益街市底層主要賣海產,設有超過50間海鮮檔。本地烏頭是這裡的「明星」,不少人專程為了元朗烏頭遠道而來,他們說因元朗烏頭用的飼料和水質佳,沒有 一般大陸烏頭的泥味。當中有一檔打着「楊氏水產」旗號,楊氏在元朗西北濕地有自己的養殖場,它的烏頭肥得誇張,也比一般本地烏頭貴約五成。

 

烏頭最地道的煮法,是用鹹檸檬蒸,所以幾乎所有賣烏頭的魚檔都備有一瓶鹹檸檬,買條烏頭送你一粒,理所當然得好像買菜搭棵蔥。高華記老闆娘更說,靚仔靚女或熟客甚至還會打孖送,相反,遇着太懨尖或沒禮貌的客人,她會「頂唔順頸」收他們檸檬錢。魚販也自有一套鹹檸檬「賞罰機制」!

同益街市二樓冷冷清清,一半舖位空置多年。(潘思穎攝)

元朗街市 最旺與最靜

 

當元朗人說「同益街市」,其實不只說這幢食環署的室內街市,還泛指附近幾條街──元朗新街、牡丹街和合財街。元朗新街堪稱是全元朗最熱鬧的一隅,蔬菜、水果、雜貨、豬肉、豆品、包點......甚至衣服。

下午五點後新街特別熱鬧,行人摩肩接踵,商販們叫賣聲不絕,與同益街市二樓的冷清成強烈對比。幸好新街沒新鮮雞售賣,要買本地雞,還是會上來光顧,順道看看別的貨物。

後記

濕街市的節奏很明快,檔販無論是劏魚、切肉、秤菜,每個動作都乾脆利落,令人看得着迷。其實我們可有想到,這些基本功是檔販十多年來累積的功力?像高華記烏頭老闆娘,從91年就在同益擺檔,除了新年休息幾天,其餘日子天未光便起床,開始一天重複又重複的街市工作。到街市買餸,我們若多跟他們閒話家常,你會發現他們原來是如此風趣、如此有性格的。

許多商販都是玩得之人,你不願意多聊幾句當然不知。(潘思穎攝)
老闆見攝影師要拍照,還要求影靚少少。(潘思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