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熱話|口水雞螞蟻上樹15個易誤導菜式及由來 1款因慈禧而起?

撰文:鄧穎琪
出版:更新:

小時候外出吃飯,不止一次被菜式的古怪名字嚇到,以為是什麼恐怖食品,例如:螞蟻上樹,一見到就想起滿嘴都是螞蟻在爬,立刻毛管直豎!原來我不是孤單的,日前有人在討論區開Post,講起有什麼曾被菜式名誤導的經驗,不少人直指食「水煮魚」中伏,兒時亦覺得「夫妻肺片」很殘忍!

有網民在討論區出Post,問起有沒有一些易誤導人的菜式名字,結果引起熱烈討論!有人就說,小時候誤把「鴛鴦戲水」聽作「鴛鴦汽水」,問媽媽「鴛鴦汽水」是什麼味,網民搞笑回覆是「可樂加雪碧」、「沐浴露味」,甚至有人指其實就跟便利店亂溝的自由斟一樣味。除此之外,你又想到什麼例子嗎?看看以下15種食材或菜式名字吧。

1.郊外油菜

去粉麵舖加碟油菜,餐牌總會寫上「郊外」二字,網民透露小時候問過爸爸何解油菜前面一定要搭「郊外」,是因為菜從郊外來嗎?父親就說:「邊有人喺市區種菜?」而根據嶺南大學中文系講師蕭欣浩的書籍《屋邨尋味記》解釋:「其實『郊外油菜』的組成不難明白,套用現在常說的產地直送,就是說產地是本地郊區。以前香港的交通網絡不發達,到郊區真的要長途跋涉,例如到屯門、元朗等地,是切切實實的『郊遊』!所以蔬菜從郊外到餐枱,即割即運即煮即食,新鮮程度可想而知。」

郊外油菜。(資料圖片/鄧穎琪攝)

2.口水雞

有人說,最初聽到「口水雞」這名字,以為真係用口水整。不過有指這道川菜原本叫麻辣雞、椒麻雞,不過文人郭沫若就在《賟波曲》形容這道菜:「少年時代在故鄉四川吃的白砍雞,白生生的肉塊,紅殷殷的油辣子海椒,現在想來還口水長流……」有指口水雞因靈魂醬汁美味得讓人流口水而得名。

口水雞也有演變成口水雞翼,起源是辣汁美味得令人口水直流。(資料圖片/黎家浩、陳錦超攝)

3.豚肉飯

豬肉就是豬肉,自從受日本文化影響,開始有豚肉丼出現,有網民就坦言起初誤以為是河豚(雞泡魚)或海豚肉,不敢吃。

豬肉、豚肉明明是同一種食材,但「豚肉」聽起來卻高級些。(資料圖片/龔嘉盛攝)

4.螞蟻上樹

有人說:「細個阿媽話想試下整螞蟻上樹,我驚咗一日。」其實螞蟻上樹就是肉碎炒粉絲,據說跟元代文學作品《竇娥冤》有關,竇娥做這道菜給婆婆食,對方視力不佳,把肉碎看成螞蟻,而肉碎掛在粉絲上,就如在樹枝上爬的樣子,所以這道菜就叫螞蟻上樹了。

螞蟻上樹。(資料圖片/詹郭敏、陳錦超)

5.水煮魚

川菜在港盛行,水煮魚、水煮牛肉紛紛崛起。「水煮」在我們認知裡,一直與白烚無異,有人叫了水煮魚,以為是白烚,結果卻「辣到飛起」,並說:「就係唔想食辣先諗住叫水煮,X你成煲係鮮紅色!」水煮魚其實就是把草魚、黑魚或其他魚類,加辣椒、花椒、豆芽等快速放在滾水裡燒煮。

水煮魚與白烚差得遠了,一整鍋都是鮮紅的辣椒。(VCG)

6.紅燒獅子頭

獅子頭其實是肉丸,在隋煬帝年代興起,當時因他對葵花崗的美景留戀,御廚就把這道肉丸菜式命名為「葵花斬肉」。至唐代時,郇國公韋陟的廚師又把這道菜餚奉客,賓客覺得美味極了,大讚:「郇國公半生戎馬,戰功彪炳,應佩獅子帥印。」韋陟聽罷就將這道菜命名為「獅子頭」。不過對很多小朋友來說,名字卻十分嚇人。

獅子頭其實只是肉丸。(資料圖片/鄒家鳳攝)

7.夫妻肺片

網民說:「以為食人。」「一聽個名就覺得冇陰公,殺都算,係要兩公婆一齊殺!」夫妻肺片在不少人心目中就是這樣的恐怖,它其實是涼拌菜一種,相傳是來自清朝小販所售的涼拌牛雜片;1930年代成都一對攤販夫婦把牛雜薄片混合,稱作「廢片」/「燴片」,結果成為招牌貨品,客人送上金字牌匾,因「廢」字意思負面,故改成「肺片」,合起來就是「夫妻肺片」了。

夫妻肺片。(Wikipedia Commons)

8.親子丼

有網民小時候以為日本的親子丼就如親子活動般,由母子一起進行,即是兩母子一齊吃完這碗飯。但相信不少人都知,「親子」的名稱是因為丼物裡面同時包含雞肉與雞蛋,它來自日本的「玉ひで」餐廳,本是販售「軍雞鍋」(鬥雞鍋),煮熟雞肉後,再淋上蛋汁與白飯一同食用,慢慢演變成今日的親子丼。

親子丼。(photo-ac)

9.蠔豉

蠔豉是乾貨一種,由蠔生曬而成,有分生曬、乾曬和半乾濕,但由於讀音與「蠔屎」相同,有網民小時候就被表哥欺騙,他說:「以為係蠔嘅屎,有個X街表哥細細個時講,係蠔啲屎搓埋一嚿,本身樣嘢又啡色,以為係真,唔敢食。」

蠔豉。(VCG)

10.啫啫雞

小時候會叫男孩子的性器官做「啫啫」(本字是脧脧),久而久之聽到「啫啫雞」都會覺得有點核突,以為是雞的「啫啫」(脧脧),當然是完全錯了啦。「啫啫」其實是擬聲詞,由於把雞、料頭等放入瓦煲或砂煲高溫烹煮的時候,肉汁快速蒸發,發出「啫啫」聲而命名。

啫啫雞煲的「啫啫」與身體部位無關,而是擬聲詞。(資料圖片/麥超億、鍾瑞龍攝)

11.菠蘿包

菠蘿包也沒什麼好解釋,個個香港人都知是什麼,就是麵包上有一層由砂糖、蛋、麵粉和牛油製成的脆皮,焗起後這層脆皮似菠蘿的外皮,內裡並沒有菠蘿成分。未知是否因為網民常常說:「菠蘿包都冇菠蘿啦!」近年市面上有加入罐頭菠蘿片的菠蘿包,名為「真係菠蘿包」。

菠蘿包。(資料圖片/朱潤富攝)

12.佛跳牆

佛跳牆,光看名字真的不會知道是什麼,近年所見的佛跳牆,就是把多種材料加入鍋中燉煮,如:雞肉、海參、竹笙、花膠、瑤柱、冬菇等,雖然跟古時的佛跳牆材料未必完全一樣,但其起源就是指,御廚煮好這道菜後,香氣撲鼻,使得隔壁修行多年的老和尚都馬上爬牆探頭張望,故此叫「佛跳牆」。

佛跳牆美味得連食素的和尚都吸引過來,不惜爬牆探望。(資料圖片)

13.肉絲炒麵

講起炒麵,一般都想起豉油王炒麵之類,麵身比較軟腍,但為什麼茶餐廳的肉絲炒麵,麵餅卻是脆卜卜的呢?原來這個麵食源自上海、蘇州的「兩面黃」,演變成半煎半炒的方式,所以部分硬脆、部分則是軟身。

肉絲炒麵(資料圖片)

14.賽螃蟹

這絕對是最多人誤會的菜式!賽螃蟹,寫明「螃蟹」二字,讓人以為有蟹也是可以理解。相傳慈禧太后有次突然想食蟹,但北京不近海,未能即時找到蟹,御廚只得以蛋白、黃花魚等模仿蟹肉,幸好慈禧太后亦大喜。至於「賽」這個字,其中一個意思是「媲美」,賽螃蟹就是指這道菜味道媲美真蟹!

賽螃蟹並沒有蟹肉,白色的是蛋白、黃色的是蛋黃,吃之前要拌勻。(Instagram:e.g.kitchen)

15.猴頭菇

最後一個並非菜式,而是食材——猴頭菇,網民說:「細個聽到阿嫲煲湯落猴頭菇真係嚇到飛起。」大概以為這種菇真的是從猴子頭而來吧?其實它只是啡色又毛茸茸,形似猴子頭,所以就叫猴頭菇了。

猴頭菇。(資料圖片/曾梓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