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能真的擁有智慧?機械人吟詩完勝資深詩人 科學家說是騙局

撰文:中和出版
出版:更新:

智能,曾經被認為是人類獨有的能力。關於這一點,我們仔細觀察一下動物就能有所體會,一隻再聰明的狗,它們的智商也讓人着急。最聰明的動物據說是海豚,一隻成年海豚的智商相當於6 — 7 歲的兒童,僅此而已。如何判斷機器是否具有和人類相當的智能呢?
以下內容節錄自《一小時看懂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已可吟詩作畫,點擊即睇各種挑戰和詩作質素如何?▼▼▼

+7

這就不得不提到人工智能史上一位偉大的人物— 艾倫·圖靈。

1950 年,圖靈提出了一個方法,一群人和一台機器分別在不同的房間,他們通過鍵盤和顯示器進行對話,只要有30% 的人類測試者在5 分鐘之內無法辨別和自己對話的是人還是機器,那麼這台機器就通過了測試,可以被認為有智能。

這就是著名的圖靈測試。圖靈當年預言,到2000 年,一定會有機器通過圖靈測試。從1990 年開始,全世界每年都舉行圖靈測試大賽。現實比圖靈的預測遲到了14 年。

2014 年6 月7 日,在英國皇家學會舉行的「2014 圖靈測試」大會上,舉辦方宣佈一款名為尤金的軟件通過了圖靈測試,這款軟件是俄羅斯人開發的。尤金宣稱自己是一名13 歲的少年,它模仿一個調皮的少年和人類進行對話,成功地騙過了30 名裁判當中的10 名,而10 名裁判大約佔全部人類測試者的33%,超出了當年圖靈定義的30%。

能成功騙過人,這可不容易。你想想,如果在對話中,有一個人問,89789 乘以345928 等於多少?對計算機而言,它可能幾毫秒就能給出答案,但人可能就要幾十秒甚至更久,可能還會算錯。機器要真的具備智能,要在圖靈測試中讓人相信它是人,它就必須「有意」拖延一點兒時間,隱瞞自己算得又快又準的事實。仔細想想,這個「有意」是不是很可怕?

相關圖輯:迪士尼開發識眨眼、模擬情緒機械人▼▼▼

+9

反對者

但即使機器聰明到會偽裝,通過了圖靈測試,很多人仍然堅持認為這樣的機器不具備智能。為了說明其中的道理,1980 年,美國哲學家塞爾設計了一個新的實驗,叫「中文房間」。

一個只懂英語、不懂中文的人被鎖在一個房間裡,這個房間除了兩側各有一個小窗口以外,其他地方都是封閉的。有人在外面提問,將這些問題用中文寫在紙條上,通過小窗口送進這個房間。房間裡的人不懂中文,但他有一本事先由專家編好的、非常完備的中英文翻譯對照表,房間裡還有稿紙和筆。他可以利用這些工具來翻譯送進來的問題,然後把寫有中文的答案從另外一側的小窗口送出去。

雖然這個人完全不懂中文,但奇怪的是,外面的人總是可以得到一個語法還算正確、邏輯也挺合理的回答。愛動腦子的你可能想到了,秘密就藏在那本中英文翻譯對照表上,一個對中文一竅不通的外國人,照樣可以通過查表的方式理解它的意思。可外面的人不知道,還誤以為房間裡坐着一位中文專家。

這意味着房間裡的人真的懂中文嗎?他也許只是懂得如何查閱工具書而已。

這樣的人到底算不算中文專家?要是問你,你會不假思索地回答「不」。可如果這個人和中英文翻譯對照表加起來,即把這個房間作為一個整體,又算不算懂中文呢?

你的答案還是「不」嗎?你是不是認為房間裡的人不是真正理解中文,而是在處理一個又一個陌生的符號,他並沒有理解符號本身的意思?這恰恰就是塞爾設計這個實驗的本意,他想說明的正是同一個道理:會翻譯不代表他懂中文,同樣,即使計算機持續、正確地回答了全部的問題,也不等於計算機真正理解了這些符號的意思,更不能說理解了這些問題。

塞爾的意思,我們大體上是明白了,機器是通過查表對照來回答問題的,不過是照本宣科而已。工具書裡有的,它才查得出來,工具書裡沒有的,它可以通過推論的方式得到,關鍵要有一本好的工具書。所以,即使通過了圖靈測試,也只能說明它有一本超級好、超級全面的工具書,不能認為它就有智能。在這個案例裡,這個作為整體的房間就是塞爾口中的機器。

要讓一台機器通過圖靈測試,可以用一個最笨的方法,把人類所有可能要問的問題及答案事先用ASCII 編碼保存下來,就像「中文房間」實驗中的中英文翻譯對照表,等到人類發問的時候,機器可以通過查表的方式找到答案。

那你會問,世界上的問題無窮無盡,你能事先都把答案保留下來嗎?

這的確是個好問題。不過,先別忘了,圖靈測試的時間只有5 分鐘。事實上,人類在1 分鐘之內可能連10 個問題都問不到,5 分鐘最多問50 個問題。這實在是個非常微小的量。更關鍵的是,計算機最擅長的就是保存龐大的數據,它還真有可能把所有的問題和答案都記錄下來,然後保存在計算機裡。事實上,這樣的機器人已經產生了,那就是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製造的沃森,這個機器人在公開的電視大賽當中已經戰勝了人類回答問題的冠軍。

重新回到上文塞爾的意思,計算機通過查表對照答對所有的問題,從而通過了圖靈測試,如果這就叫具備了智能,這不是一個笑話嗎?但有一點無須爭論,那就是從2006 年人類發明深度學習的技術開始,越來越多的機器通過了傳統的圖靈測試。原因很簡單,工具書越來越豐富了。

為了證明計算機不可能擁有智能,有科學家提出了新的測試標準。例如,把圖靈測試反過來,即把機器鎖在一個房間裡,它必須確認在外面和它交流的是機器還是人類。這聽起來更難,但除了增加難度外,看起來似乎毫無意義。還有科學家提出,人類最重要的特質就是會創新,如寫詩作畫,可以讓機器嘗試寫詩作畫,當機器的作品和人類的作品放在一起不相上下,人類無法區分的時候,就可以算機器通過了測試,具備了智能。

(iStock/GettyImages)

吟詩作畫我都行

這個主意不錯,還真的有科學家在做。不如就從我們最熟悉的唐詩、宋詞開始。

中國是詩歌古國,也是詩歌大國。《全唐詩》這本書是這樣介紹「自己」的:「得詩歌四萬九千四百餘首,作者二千八百餘人。」共計900 卷,可見中國古詩的豐富多彩。

清華大學孫茂松教授帶領團隊歷時3 年研發了名為「九歌」的作詩機器人,他們讓九歌學習了中國古代數千名詩人的30 多萬首詩歌。2017 年12 月,在中央電視台黃金檔節目《機智過人》中,九歌與3 位真正的詩人一起作詩,由48 位投票團成員判斷哪首為機器人所作,結果九歌成功地混淆視聽,先後淘汰了兩位資深人類詩人。

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九歌在節目現場作的詩。

一是以「心有靈犀一點通」為第一句作的集句詩:

心有靈犀一點通,小樓昨夜又東風。
無情不似多情苦,鏡裡空嗟兩鬢蓬。

二是以「靜夜思」為題作的五言絕句:

月明清影裡,露冷綠樽前。
賴有佳人意,依然似故年。

這兩首小詩絕對是既工整,又富有詩意。

是不是有點兒自歎不如,驚為天人的感覺?如果你在現場讀到這些詩,你能判斷出來這是機器人的作品嗎?我想,別說是我們,恐怕李白來了都很難下結論。

說完寫詩,再說作畫。2014 年,微軟公司推出了它的機器人「小冰」。小冰不僅會寫詩,還會畫畫。2019 年8 月,微軟公司在北京發佈了第七代小冰。這位機器人畫家出生之後,在22 個月的時間裡學習了400 年藝術史上236 位著名畫家的5000 多幅畫作。2019 年7 月13 日,小冰在中央美術學院舉辦了首次個人畫展「或然世界」。小冰畫畫不是對已有圖像的複製和拼貼,而是百分之百的原創。

這樣看來,相比於傳統的圖靈測試,新的測試方法當然門檻更高、更複雜,但從目前的情況看,機器人還是可以突破這些測試的。不過,仍然有很多科學家執着地認為,即使計算機可以在對話中騙過人類,即使它可以吟詩作畫,還是不能算具備智能。他們的核心理由是,機器人沒有生命和自我意識。

他們認為,生命和自我意識才是智能的前提。

書名:一小時看懂人工智能
作者:涂子沛

【本文獲「中和出版」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