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擊小腿的「低低掃」

撰文:武備志編輯團隊
出版:更新:
(From: Getty Images / Credit: Christian Petersen)

首先下段踢/低掃的目標一直都可以是小腿,此處特別用「低低掃」這個自製詞(有人直接叫它作Calf Kick),是想集中攻擊小腿那一種,而跟較常見到的那種攻擊大腿的低掃分開。

在UFC 215 ,Jeremy Stephens 於比賽中多次以「低低掃」攻擊Gilbert Melendez 的小腿,令其受傷更多次因傷倒地,最後回合連普通移動都難以做到,更遑論打出重拳。 Gilbert Melendez 的妻子在翌日於Twitter中貼出了他腫起的小腿,可見受到攻擊之重。

Jeremy Stephens 當然不是第一個這樣做的人,例如圖中就是Yair Rodriguez 就以同樣的方式攻擊BJ Penn 。這次就跟大家淺談一下這個技術。

 

UFC 215 Jeremy Stephens 的「低低掃」

有看過Gilbert Melendez 比賽的讀者都知道,他是一位完全不怕跟對手搏拳的選手,跟對方咬實牙關對打正正就是他的打法,因此他的架式兩腳分得較開(wide base),以方便出拳搏拳。但正正因為如此,就暴露了怕低掃的問題。首先wide base就已經較難提起前腳防腿(check kick),而對於本來就不多防禦低掃的Gilbert Melendez ,Jeremy Stephens的「低低掃」確實對他做成很大的困擾:

像以上片段,二人在較遠的距離,Gilbert Melendez 想給予壓力以迫Jeremy Stephens到籠邊,此時因為Gilbert Melendez右拳的壓力,Jeremy Stephens也不能直接向左走出籠邊位置,Gilbert Melendez的左手刺拳也進一步添加了壓迫。

但就在收手時,Jeremy Stephens看準機會攻擊Gilbert Melendez的小腿。Gilbert Melendez並不是沒有反應(他也有用手護頭),只是意料不到攻擊如此之低。這次攻擊令他整個人失寺平衡,不但不能追擊,更要重整架勢,而Jeremy Stephens也能向左移動走出籠邊。

 

失衡與優點

令對方失去平衡是這個技術其中一個優點。大多的低掃通常都是攻擊大腿,對對方構成的傷害也很大,亦能阻截對方的攻擊,但要令人失衝跌倒就較難。

Jeremy Stephens會有這個打法,或許是「偷師」自Benson Henderson。現時在Bellator作戰的Benson Henderson,是這種「低低掃」的能手。例如對上Frankie Edgar時:

片段擷取自YouTube

或者對上Nate Diaz時也有用到。當然,說得上「偷師」,當然是因為他也擊敗過Gilbert Melendez,更用這技術對Gilbert Melendez做成很大麻煩:

片段擷取自YouTube

除了令人失衡,跟普通的低掃一樣,「低低掃」的傷害亦是會累積的,能漸漸減慢對方的速度和步法的靈活性。腿部受傷的拳手不能借用大腿把力量傳送到拳頭,他打出的拳會變輕。另一方面,受傷的那隻腳既不能用來踢擊對手,亦難以作為支撐腳,減少拳手的攻擊方式。

另一個優勢在於,很多選手都會練大腿抗打,但會較少練小腿抗打,那攻擊小腿就事半功倍了。

 

動作幅度與角度

如果較遠距離,就要較多屈曲支撐腳,令自己的低掃攻擊目標下移,由大腿移到膝關節側或更下的小腿外側肌肉,而且動作幅度較大。但如果就是較近距離,則只需微曲支撐腳,甚至以一個向上踢的角度攻擊。

但對比起二人的動作,Jeremy Stephens明顯較細,這可能跟拳手習慣有關。同時Jeremy Stephens並不是每一下都發很大的力,很多時候都是「輕輕一下」(只是相對而言),就已經足夠做成傷害。

如以上片段,這一腳並未有很大的發力動作,但因為時機和位置掌握得好,加上當時Gilbert Melendez的左腳在此時已受到很大傷害(大到要轉反架,把左腳放在後邊),所以一記不太用力的攻擊已令他受傷倒地。

 

傷害

Gilbert Melendez 的妻子在翌日於Twitter中貼出了他腫起的小腿,是不是立即想起當年José Aldo把Urijah Faber的大腿踢到腫成兩倍大的情景?

當年Urijah Faber的情況:

圖片擷取自:http://bit.ly/2h5U8DT

 

同場加映:反架又如何?

這可以看看Lyoto Machida的做法。在反架時的他會以前腳攻擊對方前腳,因為是前腳的關係,攻擊力不會很大,但卻能打破對方的平衡,或迫使對方單腳站立,以致對方難以反擊或移動避開,令自己的後手直拳更易擊中對方;同時因為是由外踢向對方小腿,把腳放下後,前腳亦在對方的前腳外邊,以掌握更有優勢的角度:

片段擷取自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