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打星蹤】冼國林:由詠春電影到推廣洪拳

撰文:賴家俊
出版:更新:
《葉問》電影投資人冼國林,多年來跟葉準師傅習詠春。(賴家俊 攝)

電影是推廣武術其中一個重要媒介,一套好的武術電影除了有好的導演、武指和演員外,獨具慧眼的出品人也必不可少。他們勇於發掘新題材,肯冒風險投資,才會有那麼多經典作品面世。這集嘉賓,醉心多種中國拳術,一手促成電影《葉問》系列誕生,更由投資人晉身武術顧問和導演,將中國功夫透過電影發揚光大,他是冼國林。

冼國林早年從事銀行業,現在除了是電影投資人外,亦是現任香港武術聯會會長。在老師和朋友鼓勵下,於2004年於九龍灣開辦「民強武術研習社」,早年並不收錢授徒,後來成立慈善基金,將學生學費供入基金作善事,並擴展為現在的「社會共融發展基金」。而自2003年考獲國際散打裁判後,亦於武聯培訓散打教練。

冼國林執導作品《我們的6E班》,收益將歸撥「社會共融發展基金」。

說起學武歷程,冼國林自言過程複雜而廣泛。山東華林派拳師(螳螂拳)李昆山,早年因犯事南下逃亡深圳沙井,並教授冼國林父親和堂兄拳法。冼國林自七八歲起便跟父親和堂兄學山東螳螂,當時興趣不大,並不深入。大約十八歲左右,冼國林在銀行上班,適逢銀行華員會開太極班,他才再有機會再接觸另一門武術,因而學了幾年太極、蔡李佛及散打。八十年代末,跟葉問弟子黃漢忠師傅學習詠春,直到2002年黃師傅移民,因為黃師傅身高有六呎多高,他非常想知道身型較矮少的人可以怎打,經黃師傅批准後轉跟葉準師傅。冼國林表示他是一個武癡,二十多年來學習不同拳法,希望豐富所學,故於94年曾跟劉家良拜師學洪拳,亦曾跟萬佳榮學習大聖劈掛。總結來說,目前仍然深入鑽研的是洪拳和詠春。

「過往十年發展詠春頗成功,洪拳師兄弟已多次問我為何不推廣洪拳?所以早前趁著劉湛健身同學會六十周年重新組織,希望將劉湛及劉家良系洪拳發揚光大,未來會開一系列洪拳班,並籌備開一套洪拳電影。大約十一月,冼國林將會開辦一個大約七日短期課程,全球各國招生,取錄本身有洪拳底子的學生,親自教授劉家良的洪拳,以增進他們的洪拳知識。劉家良師傅後得我一個,我有歷史責任推廣,用舊橋電影推廣是最好。」

洪拳詠春互通之處

洪拳與詠春,這兩門拳術冼國林也有深入研究,兩者可有互通之處?

「詠春相傳自五枚師太,即與洪拳一樣源自少林。五枚師太應學過洪拳,即將洪拳改良適應女士所學。詠春與洪拳有淵源,不可以說不合理。詠春出自南少林是不奇怪,例如洪拳有拍手綁手,詠春也有拍手綁手,虎鶴雙形開式幾下,也與詠春拳類似。若我們相信五枚師太創詠春這傳說為前題,那便有理由相信五枚師太根據洪拳功夫改良。」

「但詠春以輕巧轉馬為主,也與洪拳有關。洪拳不是只有剛,其實是剛柔並濟。以我個人研究多年,兩者是有相似地方,這說法不多人說。兩家在鍛煉方法上有不同,詠春是以時間累積,例如攤手要慢慢伸展出自然力量,而洪拳要『埋包』;有人問詠春木人樁是否練橋手?其實不是。很多人大力硬打是錯,實際應該順勢而打。詠春以柔為主,其實指鍛煉是柔,打出來是仍有剛,例如打日字沖拳無力,怎麼功夫也沒用。兩家基本功都要練,只是強化體能加筋骨的方式不一樣。」
 

冼國林教授詠春拳節目,強調以實用性研究詠春拳。

東方娛樂鳴謝冼國林對《葉問》電影支持。(受訪者著作圖片)

冼國林為了推廣武術,投身電影圈,首部投資作品《葉問》一炮而紅,成為武術電影經典。

「當年我未正式加入電影圈,但想推廣詠春,便打算拍套電影。找了多間投資人,他們都以不識葉問為由拒絕投資,說寧可開黃飛鴻。碰巧黃百鳴的電影公司東方娛樂想賣盤,結果我和拍檔接盤,並力勸黃百鳴留下。當時我推薦開拍《葉問》,兩位合伙人都有猶豫,於是我提出獲利我不分錢,輸了與我一份。」

開拍《葉問》幾經波折

冼國林表示,當年很多人反對起用甄子丹。
 

冼國林表示,甄子丹拍《葉問》時十分用心學習詠春。(甄子丹IG圖)

「決定開拍找男主角,有人推薦劉德華、梁朝偉。因有我掛名,我十分希望主角能打出詠春感覺,突出詠春手法。劉德華當時沒有時間學、梁朝偉肯學但已簽了王家衛,黃百鳴便推薦甄子丹。當時很多師叔伯反對,說他太健壯面部表情也不夠,他的功夫是打開MMA。」

「碰巧我看了一套電影《詠春》(1994),楊紫瓊飾嚴詠春,演他丈夫梁博滔的甄子丹文戲也很好,結果由我拍板選他為男主角,但開了三個條件:第一要跟我學六個月詠春、第二要減肥15磅、第三要研究葉問形象收歛豪氣,結果子丹三樣都做到。特別他每次回港都找我,安排時間學詠春,還聽聞他訂了兩個木人樁,每次出外拍戲都帶木人椿晚晚練習。他付出這麼大,成功是應該,也令我十分敬佩!」
 

《葉問》預告片
 

《葉問》公佈開拍後,原來差點因版權問題胎死腹中。

「2007年《葉問》一公佈開拍,王家衛透過張同祖找師傅和我,說葉準師傅於1997年與王家衛簽了合約拍《葉問》,但現在又簽給我們,大家便出來談。氣氛起初不太好,後來也達成協議,大家各有各拍,拍出不同風格不影響大家,大家互相尊重支持,後來大家各拍出成績。」
 

冼國林武術指導花絮
 

功夫實用還看實踐

當年《葉問》導演葉偉信曾向冼國林說過,一般武術片的武打場面有一段時間打,但詠春快而短,很快打完的手法不容易拍攝。結果拍攝時將詠春的打鬥時間拉長,也加入了對蔡李佛情節,這些經過修飾動作的確與現實中詠春有不同。

「現實中的詠春,一定不如電影中打得漂亮。例如在館中黐手,大家同門教技知道怎出手,在對其他人時你不會預先知他打怎麼方向。你練習手法打某個高度,但對戰中對手身高不同,你同一手法的高度自然也要調整,當然打不到如電影的美感。」

「電影是用來推廣武術,電影中的招式很多可以用,但是否能實戰視乎你有多少實踐。實踐最好方法是不斷打,不單同門教量,還要和不同的人上擂台打。《葉問》電影中有一句對話:『功夫不是講哪家好打,是看由誰人打。』」

(受訪嘉賓個人言論,並不代表本頻道立場。)
 

冼國林稍後將積極推廣洪拳發展。(賴家俊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