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膝踢防守|以UFC冠軍Adesanya為例 3招正確應對Oblique Kick

撰文:衛爾良
出版:更新:

昨天帶出了「踩膝踢」(Oblique Kick)的危險性及「禁/不禁」的爭議。今天則從技術層面出發,分析「踩膝」是否避無可避?本文綜合香港拳手Ernest的意見,並以UFC冠軍Israel Adesanya為例子說明「3招防踩膝踢」。

▍Oblique Kick真的這麼危險嗎?

Oblique Kick是MMA對於踩膝腳法的統稱,當中包含瞄準膝蓋「內踩」、「外踩」的側踢或撐踢。同類腳法見於不同武術當中,例如空手道的「関節蹴り」(Kansetsu geri)、八極拳「小八極」中的斧刃腳、詠春的截腳、法式踢腿術(Savate)的Chasse Frontal Bas等等。

Oblique Kick的危險之處在於,它能瞬間破壞對方的膝部韌帶及關節,不如降服技般給予對手投降或反抗的機會,甚至會使對手膝蓋永久傷害。

在剛過去的「UFN: Brunson vs. Till」中,Khalil Rountree 便以這一記踩膝的側踢,一擊把對手Modestas Bukauskas的腳踢至不能繼續比賽,成為UFC史上首次Oblique Kick終結。Bukauskas賽後證實左腳前十字韌帶(ACL)、後十字韌帶(PCL)、內側副韌帶(MCL)撕裂。

武備志曾訪問過詠春江志強師傅及著名泰拳冠軍Lerdsila Chumpairtour,請教踩膝腳技法。

可是,既然Oblique Kick如此危險,為何UFC多年來都不曾出現同類TKO呢?原因十分簡單,因為它並非完全無法防禦。

武備志詢問了香港MMA拳手Ernest Tang對Oblique Kick的看法。他認為Oblique Kick雖然可能造成「終結職業生涯的傷害」,但「MMA是一項與眾不同的運動,拳手應該為所有的可能性做好準備」。他又指假如Oblique Kick因傷害過大而要被禁,則足跟鎖(Heel Hook)亦應被禁。此外,Ernest指出Oblique Kick主要有三種防守方法,當中跟UFC中量級冠軍Israel Adesanya對上Robert Whittaker時所用的防守手法大致相同。

▍UFC冠軍黑龍完美示範3招防截腳

在UFC 243的中量級冠軍戰中,Israel Adesanya便完美示範了如何防守Robert Whittaker踢出的截腳。他所用的Oblique Kick防守大致可分成三種︰提腳擋格、前腳放輕卸力、走後走側避開。

(一)提腳擋格

(影片擷取先︰Youtube,https://youtu.be/REHEPgVYUYo)

第一個方法十分簡單,動作跟防低掃相似,就是提腳擋格。

在面對低掃踢時,若然在對方距離過近,根本沒有機會避開,我們便需要提腳以脛骨擋格,把前腳腳脛提高至大腿水平,並45度指向外前方(應對外低掃時),以脛骨靠近膝蓋的上半部份與對方低掃接觸。

而Oblique Kick採取直線路徑,因此提腿防守時只要向前便可,以腳脛擋住對方的踢擊。

不過,提腿動作屬於主動擋格,假如預判出錯,動作有機會反被對方利用。若對方善於混用低掃、踩膝踢擊,向前提腳擋格反會被低掃乘虛而入。因為當膝蓋外指時,離地腳會有較佳的結構,即使遭到踢擊亦不易被踢走。相反,若單單提腿指前擋格,離地腳很容易被來自側面的衝力踢側,令防守方失去重心,暴露身側罩門。另外,當徑骨指向前方時,與對方腳脛接觸的會是小腿外側的肌肉,其抗擊力遠比脛骨低,所遭受的傷害要比以脛骨(甚至大腿)要高得多,亦失去「擋格」的效用。

【泰拳教學】Lerdsila:踏側蹬踢

又例如在Lerdsila的教學短片中,他便以低掃踢作為部署,引誘對方主動提腳防守,繼而改為踩擊重心腳。

(二)前腳放輕,卸力退開

前MMA拳手Ramsey Dewey的教學片中,他示範摺起小腿來防守Oblique Kick。(圖片擷取自︰Youtube)
前MMA拳手Ramsey Dewey的教學片中,他示範摺起小腿來防守Oblique Kick。(圖片擷取自︰Youtube)

Oblique Kick是藉由對膝蓋施加壓力,令膝蓋反方向過度拉展(hyperextending)造成傷害。只要放輕受擊腳,令Oblique Kick無從著力,便可防止受傷。在前MMA拳手Ramsey Dewey的教學片中,他示範摺起小腿來防守Oblique Kick。

(影片擷取先︰Youtube,https://youtu.be/REHEPgVYUYo)

這是Adesanya常用的防守技法。Adesanya十分善於控制距離,他面對Whittaker時刻意保持在對方的最遠打擊距離,即使Whittaker採取突進Oblique Kick打擊,Adesanya都可以借助退步及放輕前腳卸去力度,防守腳更可順著踢擊力度後擺卸力,繼而打出反擊。

(三)走後或走側避開

(影片擷取先︰Youtube,https://youtu.be/REHEPgVYUYo)

不想受到傷害的話,最直接的方法莫過於「設法避開」。普遍的迴避方法有跳後、前腳踏後轉架、前腳小幅踏後等。

為了避免對方繼續追擊,及能夠及時反擊,通常所指的「避開」並不是指遠遠躲開,而是僅僅閃開。在躲避Oblique Kick時,必須注意敵我距離操控。很多時候當拳手著急於發動進攻時,便會不期然步入到對方的拳擊距離,在那個距離內已經很難完全閃開對方的踩擊因此,若想以前腳踏後的方式應對踩膝時,需要充分掌握對手的踢擊距離。

另外,由於Oblique Kick屬於直線踢擊,利用側步移動可增加對方瞄準的難度。不過橫移時切記留意敵我雙方距離,否則被對方切入從側踩膝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4

正如江志強師傅的截腳教學中,便會從側切入踩擊對方膝蓋。

以上三種防守技法都屬於主動防守一類,必須有意識地作出防守才能奏效。假如像「UFN: Brunson vs. Till」的情況,Rountree 把握了Bukauskas刺拳時把重心放在前腳的那一下,就以前腳側踢攻擊對手膝蓋,基本上無可能作出任何防守動作。那只能事前透過打擊部署來避免被Oblique Kick踢中的風險。

▍總括而言

MMA一向被稱為「傷害的事業(The Hurt Business)」,MMA或搏擊運動中的所有技術都可以傷害他人,都有機會造成永久傷害。

然而,MMA絕不是「暴力血腥」的打鬥,其實它跟其他搏擊運動一樣,都是按照一定規例進行,列明27個犯規動作,以確保運動員安全公平地進行競技。

客觀而言,Oblique Kick縱然危險性高,但並非無法防守。自Jon Jones 10年前把Oblique Kick發揚光以來,直至最近才出現首次踩膝終結。一方面,顯示技術未被普及,或現時MMA成功率不高。但是,亦可能是MMA選手刻意避免使用這招,以免使對手造成嚴重傷害。

不過,正如今次被踩膝受傷的Modestas Bukauskas所言︰「請放過我的對手吧,那腳踢得很好,防守是我的責任,但我沒有做好。 讓他享受他的勝利吧。」MMA本來就是各種技術的試驗場,它從來都不是固定不變的。相信假以時日便能為「踩膝」作出合適的定位。是禁是從,大家拭目以待。

武圖App2

重溫李小龍十大經典金句︰【點擊圖片放大觀看】

+8

包括香港在內,現時世界各地都有不少的武術愛好者,嘗試重塑大槍技法。他們的不少技法,便是取材自《手臂錄》。點擊圖片,觀看香港八極拳協會盧韋斯師傅的示範】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