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訊】香港葉問詠春口述歷史 細數六大系傳人承傳武藝特色

撰文:轉載
出版:更新:

【武備志編按】本文節錄自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系主任李家文博士 《武藝傳承:香港葉問詠春口述歷史》前言,作者於本篇交代成書背景,並提綱挈領各章節宏旨,當中包括開篇〈發掘「葉問詠春」〉、第二章〈探究傳承方式〉和終篇是〈電影與紀錄片〉,從昔日報章雜誌紀錄、葉問詠春各系傳人訪問和當代影視媒介影響這三個角度,從文化傳承角度探討葉問詠春為何得以在香港發揚光大,繼而推展全球?

李家文《武藝傳承:香港葉問詠春口述歷史》。(賴家俊 攝)

前言

葉問詠春被列入《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本書主要探討自葉問來港教授詠春拳術,先在深水埗大南街教拳,一步步將武藝推展到不同社群。這門功夫如何透過宗師與其門人傳承給酒樓從業員、巴士司機、紀律部隊、法律界和學界等不同階層,在香港發揚光大,繼而推展全球?

開篇為〈發掘「葉問詠春」〉,從舊相片、報章、雜誌文章、廣告及書信梳理葉問詠春的傳播和發展。一向低調的葉問宗師,從不透過報章雜誌刊登廣告招生,卻深懂如何與傳媒人交往。除了接受武術雜誌獨家專訪,成為《新武俠》等武術雜誌封面人物,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葉問在香港教拳一年多,已經在《武術小說王》雜誌設有專欄,安排徒弟梁相及駱耀演練詠春拳,宗師本人親自說明,同時擔任雜誌顧問。而他部份早期弟子,亦長期在報章及雜誌撰寫文章,解答讀者有關詠春拳學的提問。

數十年前,要尋覓葉問宗師的身影,可到旺角瓊華大酒樓或龍鳳大茶樓碰碰運氣。據他的後人及徒孫憶述,問公從不擺架子,經常和徒弟一起飲茶。在壽宴中更有男女徒弟在眾人前即席展示所學,互相切磋。葉問以亦師亦友的方式處理師徒關係,在當年的武術界甚為少見,亦曾受到業界部份人士非議。

【延伸閱讀:武藝傳承|影像人工智能推廣詠春? 功夫傳奇班底分享鏡頭後點滴

第二章〈探究傳承方式〉,追蹤葉問詠春的兩個傳承系統,包括血脈傳承以及師徒傳承,探討葉問的兒子及徒弟,如何運用自己的學拳心得和教學方法,將葉問詠春的技藝和武德等內涵傳承下去。葉問宗師的兩位兒子,包括葉準師傅(2.1.1葉問長子葉準)及葉正師傅(2.1.2葉問次子葉正),由學習以至教拳之路都有所不同,本身的個性與人生歷練,在血脈傳承亦展現出不同的非凡效果。

剖析師徒傳承,葉問宗師自1950年起在香港教拳,門下的知名徒弟和徒孫不計其數。武術界講求輩分,葉問宗師在1972年離世,哪些追隨者能夠以徒弟身份出席喪禮,誰是封門弟子?蒐羅舊報刊和業界內具代表性的刊物,不同年代都有篇幅提及相關的報道、論述以至爭辯。年月過去,部份問公的徒弟和徒孫繼續將葉問詠春有系統地在香港傳承及保育。早期弟子包括梁相師傅、駱耀師傅、徐尚田師傅及黃淳樑師傅均已作古,如今梁相系(2.2.1梁相[標指王])、駱耀系(2.2.2駱耀[尋橋王])、徐尚田系(2.2.3徐尚田[小念頭王])、黃淳樑系(2.2.4 黃淳樑[講手王]),仍然在香港以至海外發揮不同程度的影響力。

梁相授徒梁錦棠師傅在九龍太子設館,將葉問詠春傳給專業人士、長者、中小學甚至幼稚園學生,強調學詠春防身養生重視武德。駱耀師傅授男駱勁江師傅一直留守旺角上海街拳館,嚴選徒弟,跟駱耀系學小念頭,一般要三年,他們追求的是麼層次?駱耀師傅授徒嚴志偉多年來想為師父出書,自行記錄招式及做筆記,但師父的武功心法、館內拍攝的相片及片段,原來是不能隨意公開,嚴師傅對師父和師兄的尊重,如今多少人做到這「基本」要求?

徐尚田師傅早期在太子長沙灣道購置物業開拳館,他徒子徒孫遍佈港澳地區、澳紐、英美、加拿大和捷克等。學拳之人的涵養和武德如何?著名資深傳媒人和多位九龍華仁書院的舊生都曾學藝於門下,細看徐尚田師傅授男徐貫通師傅以及不同年代學員的分享,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黃淳樑師傅是李小龍的授業師兄,黃系多年來有不少門生在香港以至海外教拳,作為黃淳樑的長子,黃匡中近年頻頻出席內地電視台及網媒的綜藝節目,擔任嘉賓和主持,善用社交媒體推廣詠春。最容易引起關注,是他父親與李小龍的關係,為何他鮮有放大?

【延伸閱讀:【武編週記】紀錄片《守道》:大時代下葉問詠春的兩條路線

終篇是〈電影與紀錄片〉,外界了解葉問宗師,葉問電影系列是其中一個主要渠道。在章節3.1〈電影《葉問》的真實與創作〉,透過訪問電影人黃百鳴先生,嘗試解開觀眾對葉問在創作與真實之間的種種疑團。在黃百鳴先生的家鄉,鄉親想他開拍另一武林人士,在電影製作人和投資者眼中,葉問又有哪些獨特的成功元素?

上億元的票房,一度掀起詠春熱。要將葉問詠春推向更高層次,走入大學成為通識學科內容,或是先貼地解決拳館營運困難?要「不變形、不變質」地傳承和保育下去,方方面面既要有系統,也要有資源去規劃和推展。在章節3.2〈製作非物質文化遺產題材紀錄片〉,剖析拍攝非遺題材紀錄片的規劃要點,以葉問詠春為例,蘊藏的師徒關係、武德傳承及發揚,以及在香港傳承的困境及機遇,深入探討前,先要明確界定要拍甚麼類型的紀錄片,是宣傳為主,還是想以導演的視線,帶領觀眾了解傳承人在風光背後肩負起的重擔?拍攝過程中,如何拆解種種困難,包括受訪者如何才會剖開心扉說心底話?要取得受訪者的信任,打破隔膜的法門又是甚麼?希望讀者在書本中有所領悟。

《武藝傳承:香港葉問詠春口述歷史》
作者|李家文
出版社|三聯書店
出版日期|2021年8月

【本書內容獲「三聯書店」授權轉載。本文不代表武備志立場】

武圖App2

重溫李小龍十大經典金句︰【點擊圖片放大觀看】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