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食天地2】遊戲動作解構:關羽雙飛踢

撰文:衛爾良
出版:更新:

到底武術產品中的招式是子虛烏有,還是真有其招呢?武備志希望追溯遊戲、電影、漫畫、動畫角色所用上的帥氣招式,探討招式在現實世界的真貌,找回它們的根源。事不宜遲,今次跟大家探討的招式是風靡90年代的街機遊戲——《吞食天地2》中的關羽雙飛踢。

一般人初次接觸武術都不是直接學習武術,反而很多時都是透過武術的副產品,見識到武術的迷人之處:可能是遊戲中的帥氣招式,可能是影視劇情的精彩對打畫面,可能是華麗熱血的角色設定。可是,到底武術產品中的招式完全是子虛烏有,還是真有其招呢?

武備志希望透過追溯遊戲、電影、漫畫、動畫當中,角色所用上的帥氣招式,探討招式在現實世界的真實模樣,以及分析技術細節等。

事不宜遲,今次跟大家探討的招式是——吞食天地2的關羽雙飛踢。


遊戲介紹

《吞食天地2》在90年代風靡亞洲街機遊戲。(圖片擷取自:YouTube,http://bit.ly/2pFqImO)

《吞食天地II 赤壁之戰》(日語:天地を喰らう2 赤壁の戦い,英語:Warriors of Fate),是1992年由CAPCOM推出的街機遊戲。跟前作《吞食天地》一樣,本作亦以本宮宏志的《三國演義》漫畫《天地吞食》(天地を喰らう)為遊戲腳本。由玩家操作蜀國的武將進行戰鬥,以博望坡之戰開始,終於赤壁之戰。遊戲流程為橫向捲軸式的關卡設計。

 

當年介紹遊戲角色的海報。(圖片擷取自:http://bit.ly/2qebC7B)

(在當年的街機海報中,乃以「五虎大將軍」介紹角色: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魏廷????據說CAPCOM因此收到大量投訴信件。)

原版的「吞食天地2」僅在日本本土發行,華語圈進口的機台多是日本原版。考慮到西方世界用戶對三國故事背景不熟悉,發行商決定以「Warriors of Fate」之名在歐美發行這款遊戲,內容和關卡與原版基本無異,只是把敵我角色的名字更換成了西方玩家熟悉的歷史角色,比如五將以「亞瑟王和他的勇士」命名,敵將被冠以「成吉思汗」、「匈奴王阿提拉」之類,整個故事情節被描繪成「歷史英雄人物超越時空的大會戰」,頗有「關公戰秦瓊」的味道。這種設定的反響並不討好,使西方的玩家多感到不知所云,按日方的說法就是充滿「違和感」。

同樣的遊戲,在日文和華語圈廣受歡迎,但在西方的知名度和反響就非常一般,很可能是海外市場銷量最低的CPS作品,遠沒有情節「西化」的《快打旋風》成功。
 

關羽雙飛踢

(影片擷取自:YouTube,http://bit.ly/2oPsE7j)

(影片擷取自:YouTube,http://bit.ly/2oPsE7j)

在遊戲中,只要跳起按攻擊掣,便可使出雙飛踢。此招屬於大範圍攻擊技,可以同時打擊多名敵人。而且它具有打飛對手的能力,可以有效創造緩衝空間,適宜用於兩面受敵的情況。面對普通兵卒的攻擊及敵人衝撞型的攻擊,關羽雙飛踢並沒有無視攻擊的能力(但能無視箭擊),所以一般玩家會以其他招式,如「鐵頭功」或「大撲」反擊。

從遊戲片段可見,當關羽使出雙飛踢後,「完全沒有」著地動作便馬上恢復站立的姿態,完美地違反了物理原則。

順帶一提,其實除了 《吞食天地2》外,雙飛踢亦見於其他創作當中,如2011年上映的《美國隊長》、1973年上映的《哥吉拉對梅加洛》、《街頭霸王》等。

Captain America (2011)(影片擷取自:YouTube,http://bit.ly/2oDQ9VG)

Captain America (2011)(影片擷取自:YouTube,http://bit.ly/2oDQ9VG)

Godzilla vs Megalon (1973)(影片擷取自:YouTube,http://bit.ly/2oPprox)

Godzilla vs Megalon (1973)(影片擷取自:YouTube,http://bit.ly/2oPprox)

Street Fighter 4 - Blanka (2010)(影片擷取自:YouTube,http://bit.ly/2poIV5j)

Street Fighter 4 - Blanka (2010)(影片擷取自:YouTube,http://bit.ly/2poIV5j)

Street Fighter 5 - Zangief (2016)(影片擷取自:YouTube,http://bit.ly/2qedlK7)

Street Fighter 5 - Zangief (2016)(影片擷取自:YouTube,http://bit.ly/2qedlK7)

網絡上有網友集合了使用雙飛踢的遊戲角色。(圖片擷取自:http://bit.ly/2paUkat)

 

招式來源

雙飛踢確實見於各種武術中,包括美國的職業摔角(WWE)、中國的武術(Wushu)、韓國的跆拳道等。由於這種踢擊動作極大,需要很大空間發動,而且著地後罩門較大,又較難作出KO打擊,所以一般極少在搏擊中使用,而只作表演、演練、擊破之用。

 

一)職業摔角招式——Dropkick(雙飛踢)

(影片擷取自:YouTube,http://bit.ly/2oPlqAl)

(影片擷取自:YouTube,http://bit.ly/2oPlqAl)

職業摔角中變化最大的招式之一,使用者可以原地、助跑、於高處跳躍後,用雙腿踢向對手身體或頭部,被擊中者會因受到強大的衝擊力而倒下或彈開。通常使用者在踢擊後會以身側、身軀正面或背面著地。

 

二)武術(Wushu)——騰空雙側踹(Tengkong Shuangcechuai TKSCC/ Double sideward sole kicks in flight)

(影片擷取自:YouTube,http://bit.ly/2qdPJm4)

(影片擷取自:YouTube,http://bit.ly/2qdPJm4)

根據國際武術聯合會(International Wushu Federation)的《國際武術套路競賽規則》,在自選南拳、南刀、南棍項目中,騰空雙側踹被定為自選動作之一。若踹出腿未併攏,或踹出腿彎曲,則會視作規格錯誤而被扣分。若起跳前助跑超過四步,或踹出腿低於水平,即使動作難度完成亦不會被確認。使用者在踢擊後會以身側著地。

 

三)跆拳道—— 跳躍雙腳側踢(Jumping Two-foot Side Kick)

(影片擷取自:YouTube,http://bit.ly/2psPUMm)

(影片擷取自:YouTube,http://bit.ly/2psPUMm)

在跆拳道中,跳躍雙腳側踢屬於中級表演腳法之一,難度介乎跳躍側踢(Jumping Side Kick)與跳躍轉體雙側踢(Jumping Two-foot Spinning Back Kick)之間。表演者通常會飛越障礙物,然後踢擊木板來增加踢擊的表演性。但跟上述其他踢法不同,跆拳道一般要求踢擊者在踢擊後,需以雙腳著地並保持平衡,方為成功的踢擊。

 

雙飛踢技術分析

一般雙飛踢可大致分成「正踢」及「側踢」兩種。

 

(影片擷取自:YouTube,http://bit.ly/2pt8Bj8)

正踢的踢法類似於前撐踢(Push Kick)。(影片擷取自:YouTube,http://bit.ly/2pt8Bj8)

起跳: 原地起跳會以雙腳起跳,助跑起跳會以單腳起跳,以獲取更強的騰空力。例如右腳是慣用腳,則會右腳率先離地,並盡量向上摺,以帶動左腳發力跳高。然後當左腳離地後,右腳應盡量維持最高高度,否則會減低騰空時間,然後雙腳置前,雙膝盡量向前靠身摺起。

騰空: 上身應傾前以保持平衡,否則很容易上身後翻,導致頭部或下腰著地。

踢擊動作: 雙腳應盡量合攏,並在即將碰到目標前便開始急速踢出,否則踢擊只會借助身體衝力推出,而非踢出。這亦是雙飛踢最難掌握的要點之一。而且由於上身靠前,所以一定程度影響了雙腳前摺的角度,除非踢擊者本身已經打算捨身著地。

踢擊角度: 應該接近水平地由上而下踢出,否則上身體勢很容易受踢擊的反作用力影響,令上身急速後翻,頭部著地。

背面著地: 若以背部著地時,應保持腹部肌肉收緊,避免上身後翻過快,並以上背較厚的肌肉著地。

以背部著地。(影片擷取自:YouTube,http://bit.ly/2pFtusb)

以背部著地的正雙飛踢。(影片擷取自:YouTube,http://bit.ly/2pFtusb)

 

 

側踢又有甚麼不同呢?

側踢雙飛踢。(影片擷取自:YouTube,http://bit.ly/2oPxNwb)

(影片擷取自:YouTube,http://bit.ly/2oPxNwb)

側踢的踢法則類似於側踢(Side Kick),跟正踢的最大分別在於起跳、發力、著地動作。

起跳: 為了更易保持平衡,一般都會以單腳起跳。若想右腳在上側,則會右腳率先離地,然後向上抽起,並會借勢扭側。一般人會認為右腳直接向左上抽起,騰空力會更強。其實不然,因為只需藉著骨盆輕微發力,便足以令身軀扭側。若右腳向左上抽起,反而會浪費了騰空的力量來旋轉。

踢擊動作: 由於身軀扭側,縱使上身前傾亦不會妨礙雙腳向側摺起,故能有更大的空間發力。另一個雙飛側踢的難處是,在雙腳淩空後,重心腳比正踢時更難跟另一隻腳合併,令雙腳不能同時打擊同一點,使踢擊力度減少。此外,亦有不少踢擊者因為騰空不足,使下側腳趕不及摺腳便已經要著地。

雙腳/側身/扭轉正身著地: 在側身踢擊後,可以雙腳可以依次著地。若右腳在上方,則左腳先著地,然後右腳著地。踢擊者亦可以選擇以身側著地,或是扭轉以正身著地。這些著地方式都比背部著地安全。

正面著地: 這是比較安全的著地方式,因為可以望到地面,較易調整著地體勢。在踢擊前或踢擊後,扭轉上身以胸前肌肉及雙手著地。

扭轉以正身著地。(影片擷取自:YouTube,http://bit.ly/2qlWnWQ)

扭轉以正身著地的側雙飛踢。(影片擷取自:YouTube,http://bit.ly/2qlWnWQ)

 

不要在家獨自模仿......

總括而言,雙飛踢對踢擊者的技術及身體要求頗高,而使用風險較高,威力亦不太明顯,因此較少在搏擊中出現。但是,基於這招在動作外形上,具有較高的展現力,故仍常見在各類電影及遊戲當中。

最後,請各位千萬不要在家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