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未來】疫情催化下 遠距醫療趁勢而起

撰文:孔祥威
出版:更新:

從網購、電子支付到視像會議、遙距工作,一場新冠肺炎疫情,令一些出現多年卻未能普及的「新科技」得到進一步發展的機會。在防止病毒傳播、保持社交距離的重要目標下,遠距醫療(telemedicine,又稱遠程醫療)再成「新寵」,各種病人也被迫使用這種服務,近月來在全球的使用率更呈爆炸式增長。多國政府也因應形勢而修訂舊例,給相關限制「鬆綁」,令這項新經濟下曾被忽視的醫療服務增添普及化的契機,一些醫生、醫療組織、相關從業者甚至預測這種遙距診症會成為疫後新常態。那麼,到底遠距醫療在疫症大流行下發揮了什麼重要作用?遙距診症會為醫療界帶來什麼改變?其發展過程存在什麼問題,又面對什麼阻礙?

英國利物浦家庭醫生Shivani Tanna憶述,最近她有一名男病人的孫女,替病人開啟智能手機收到的連結,啟動視像會議程式,然後觸摸病患雙腿,看看是否溫暖。Tanna在鏡頭另一端作實時指引檢查下,最終診斷該男子患上蜂窩組織炎。她又在另一病人量度了腋下的腫脹大小後,為其開了抗生素處方。

這種所謂遠距醫療,又稱虛擬諮詢、虛擬診症,主要是通過電話或視像讓醫生在網上遙距診斷,用文字訊息和照片亦可。如果你有血壓計或者Apple Watch之類可監測身體的智能穿戴裝置,當然可以提供更多數據輔助。

在疫情爆發後不久,中國四川遂寧市設立了「空中醫院」遙距診症。(Getty Images)

疫症爆發不久,遠距醫療很快就被視為抗疫的重要手段。例如最早出現疫症的中國內地,早於1月28日,四川省遂寧市在網上開設了針對新冠肺炎的防控「空中醫院」,可遠程視像診斷、督查、指揮、教學或召開會議等,開診24小時內已遠程診斷了28名發燒病人。

一些科技巨頭旗下的遠距醫療服務,使用量也在疫情爆發不久大增。例如在2月底,京東健康(JD Health)互聯網醫療總經理肖建波聲稱,呼吸相關疾病的每日網上諮詢量增加了九倍,心理健康的諮詢量則增加了約五至七倍;百度說其網上醫生諮詢平台「問醫生」每天處理約85萬次免費查詢,其中有40萬人與呼吸疾病相關,約為一年前的50倍;阿里健康則早在1月底已表示,每日網上醫療諮詢量已超過十萬次,部份呼吸道醫生每天提供200多次諮詢。

其他國家開始爆發疫症,也出現類似的遠距醫療服務使用量激增現象。本來,英國國民保健服務(National Health Service)每年約3.4億次向初級保健醫生和護士求診中,視像求診僅佔當中1%。但根據英國皇家全科醫學院(RCGP)的數據,在截至4月12日的前四個星期中,約有71%的例行診療是遠距的,而去年同期只有25%。

疫情下,遠距醫療應用在中外激增。圖為英國St Johns醫務中心全科醫生Judah Eastwell正在遙距診症。(Getty Images)

一周內的十年變化

英國遠距醫療公司Push Doctor聲稱,疫症爆發以來每周求診量增長了70%。另一業者Docly也稱求診需求按周增長100%。變化之快讓人吃驚,倫敦全科醫生Sam Wessely向《紐約時報》形容:「基本上我們在一周看到十年的變化。過去95%的診症都是面對面的,親身去看醫生的行為已經持續了幾十年,但現在完全改變。」

這種現象並非孤例。在法國,遠距醫療應用程式Doctolib在上月底聲稱,其每月診症次數達250萬次,通常每日超過10萬次。這數字比起新冠肺炎爆發之初高了100倍;使用這平台的醫生人數也增加了10倍。Doctolib預期疫情過後仍可維持這水平的一半;而在疫症之前,它的目標只是到本年底達到每天2,000次診斷。瑞典數碼健康公司Kry則說,隨着歐洲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其應用程式註冊人數也增長了逾200%,臨床諮詢次數也自2月份起增加逾一倍。

多間遠距醫療業者均聲稱,服務使用率在疫症爆發前後差天共地。(Getty Images)

在疫情最嚴重的美國,遠距醫療供應商Teladoc報稱,視像請求量激增至每日逾15,000次。在美國擁有超過2,000萬用戶的虛擬健康平台CareClix聲稱,3月份的使用量增長了50%。另一間遠距醫療公司Zipnosis也在3月報稱,其平台的虛擬求診量增加了36倍。根據美國目前對新冠肺炎感染情況的預測,市場研究公司Forrester的分析師估算,今年與冠狀病毒相關的虛擬求診量可能會達到九億次。使用遠距醫療的甚至不止人類。印第安納州獸醫學協會主席Aaron Smiley也說看到遠距醫療增長顯著,他以遠距醫療平台Medici診斷,這平台的寵物遠距醫療諮詢按月增加了170%。

Zipnosis行政總裁Jon Pearce認為,這將是「整個行業發展的分水嶺」;另一業者Amwell的醫務總監Peter Antall則說,這場疫症「揭示了遠距醫療的價值」。美國杜克大學魯賓斯坦研究員Eric Perakslis曾帶領過多個西非伊波拉病毒應對計劃的技術工作。他向美國醫療新聞網站《STAT》解釋:「遠距醫療有很多內在的特質,適用於傳染病爆發。它可以幫助控制人群,繪製地圖追蹤傳播途徑,並找出人們尋找醫療服務的地點和方式。它也可以擴增訊息傳播和人手。」因此,他形容遠距醫療可以在疫情下成為「力量倍增器」(force multiplier)。

不少遠距醫療都是視像通話,模仿面對面診症情況。(Getty Images)

這些遠距診斷工具也有不同形式。美國的CareClix提供視像平台連結病人與醫生,試圖在網上重現親身求診的感覺,整個過程大概像用FaceTime看醫生。行政總裁John Korangy解釋:「我們真的試圖模仿實體診所的做法。從用戶角度,對於病人和醫生來說,他們所做的與親身、面對面求醫時沒有什麼不同。唯一不同的是,現在兩者之間多了一個鏡頭。」

有些則如Zipnosis,以所謂非同步護理方式診症,即醫生和病人毋須實時互動,用戶透過聊天機械人之類的工具填寫網上問卷,系統就會整理他們的答案供醫生評估和診斷。Zipnosis聲稱這可以大大加快診症過程,醫生平均可在89秒內作出診斷,其行政總裁Pearce說:「比起在視像中回答醫生問題,你只需要回答一系列是非題,這些是他們在現實中會問你的問題,只是我們聰明的電腦系統可以代勞。」英國的eConsult是其中一個最近迅速普及的應用程式,原理類似,病人寫下症狀連同照片發送給醫生,可被用作「數碼分流」。

有醫院使用「遙距ICU」,避免醫護接觸病人之外,也方便他們同時監察大量病人。(Philips)

避免接觸減低風險

遙距醫療不一定只限於留在家中的市民,醫院一樣有需要。在美國紐約州有23家醫院的Northwell Health醫療系統,在疫症中就使用了所謂「遙距ICU」病床,即是床邊裝有類似鏡頭和類似FaceTime或Zoom的視像軟件。不同在於,它通常功能較齊全,例如使用可橫搖、直搖和具縮放功能的高清鏡頭,以準確拍攝病房內任何地方,不論病人的臉還是床頭的儀器;還包括一些儀器如心跳率和血壓的監測器之類。這可讓深切治療部(ICU)的重症病人,受醫院甚至其他州份的醫護遙距監察。

在醫護人手緊絀下,這既可盡量避免他們接觸病人,將感染風險減到最低,也可增加每個醫生能夠監察和照顧的病人數量。據Northwell Health遠距醫療臨床行動總監Kara Benneche在3月時向《華爾街日報》介紹,他們在紐約州有一個遠距醫療指揮中心,那裏的深切治療醫護團隊已經在監控130多張病床,當中116張是新冠肺炎病人所用。指揮中心的醫護坐在一個個裝有六至八個電腦熒幕的工作枱,接上雙向視像會議系統,令他們能夠與病人或病房中任何醫護人員互動。一些較複雜的床頭系統,如飛利浦(Philips)生產的eCareManager,還會向醫生提供病人生命體徵的實時信息。Northwell Health遠距醫療服務醫學總監Saurabh Chandra稱讚:「這就是遠程ICU的美麗之處:一個人坐在指揮中心就可以照顧50到100張病床上的人。」

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的醫院,就正使用遠距醫療公司Amwell的可移動式視像通訊儀器,方便醫護隨時與不同病房病人遠距護理。(Getty Images)

美國亞特蘭大市的Emory醫療保健系統中,四間醫院都使用了遠程ICU技術。其數碼ICU服務醫學總監Timothy Buchman舉例,當值班人員要為新冠肺炎病人插喉,需額外人手,遙距ICU就可分擔同時要監測其他穩定病人的工作:「在要求和需求快速變化的情況下,能夠『光速』從一個房間移動到另一個房間,或從一間醫院移動到另一間醫院的能力,令我們能夠有效地分配緊絀的人力資源。」

哈佛大學布萊根婦女醫院則自上月中起試用機械狗Spot。裝在「狗頭」的熒幕可讓醫護人員與病人進行視像通話,遙距分流。研發者Boston Dynamics解釋:「根據醫院現行措施,疑似新冠肺炎患者會被要求在大門外的帳篷排隊回答問題和量度體溫。過程可能需要多達五個醫護人員,令他們極有可能感染病毒。利用移動機械人可減少現場所需人手,也可節省緊絀的個人防護裝備。」該公司正研究為機械狗加配熱像儀,以自動執行探熱、量度呼吸率等工作。

上月中,哈佛大學布萊根婦女醫院開始試用機械狗Spot,令醫護人員可與病人進行視像通話,遙距分流。(Getty Images)

繼續閱讀︰【科技.未來】多國放寬遠距醫療 從乏人問津到人滿為患

相關文章︰

【科技.未來】疫症成轉型自動化契機 加快機器AI取代人類?

【科技.未來】抗體檢測良莠不齊 如何以「免疫通行證」回歸正常

【科技.未來】有抗體等於免疫?「免疫通行證」的風險

上文節錄自第213期《香港01》周報(2020年5月11日)《疫情催化下 遠距醫療趁勢而起》。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或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