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思維拖後腿 消費券設計背離本意

撰文:郝子雨
出版:更新:

日前,政府交代了派發電子消費券的細節,於7月4日到8月14日期間進行登記,將透過AlipayHK、八達通、Tap & Go及WeChat Pay HK這四家儲值支付工具營辦商,分為兩或三期派發5,000元消費額,要求民眾在特定時間內使用一定金額。不同於直接派發現金的「還富於民」模式,是次以券代錢另有用意——減輕市民經濟壓力的同時,亦可普及電子支付,以及支援受重創行業。

大張旗鼓宣傳消費券的模式後,最終效果竟與派現金無異,令其成為了派錢的幌子。(資料圖片)

然而,大張旗鼓宣傳消費券的模式後,最終效果竟與派現金無異,令其成為了派錢的幌子,而非分門別類振興行業,落得「兩頭不到岸」。追根究柢,還是因為政府頑固思維,未能明確消費券目的,從而顧此失彼。消費券與直接派發現金究竟有何不同?此事又折射出港府怎樣的思維頑疾?

詳細分析請閱讀第272期《香港01》電子周報(2021年7月5日)《施政思維拖後腿 消費券設計背離本意》。請按此試閱《香港01》電子周報,瀏覽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