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學生就業.下|勿以救濟心態對待——攜手把獨木橋變成康莊路

撰文:王晉璇
出版:更新:

當應聘者一份表格要填45分鐘時,僱主多數不會考慮給予任何工作機會,而那些應聘者很有可能都是有讀寫困難的特殊教育需要(Special Education Needs,SEN)的學生。特區政府倡議要為SEN學生創造「共融社會」,但現實世界並非如此。

「SEN學生就業」專題報道下篇

協康會區域經理吳晃榮(左)表示,SEN中學生畢業後無論是升學還是就業,中間都存在學校或院舍無法照顧的空白期,需要社福機構介入承托。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鄭光言(右)認為,升學不應是SEN學生的第一條或唯一出路。(蘇煒然攝)

僱主對SEN人士存有偏見

早在2015年,循道衞理觀塘社會服務處聯同香港教育學院特殊教育需要與融合教育中心進行的民調發現,有多達46%的SEN學生家長對子女前途感到憂慮,擔心子女求職時會遇到能力不足、欠缺職業技能、僱主不願聘任等困難;而調查機構則認為,問題在於社會既欠缺適合SEN學生特質的工作職位,又欠缺職業導向支援。 時至今日,社會偏見並沒有消除,大部份SEN畢業生仍然面對就業困難,甚至會被歸類為「殘疾人士」。

「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鄭光言引述自身研究經驗指出,當一個人達到適合就業的年齡,卻沒有平台展現才能,也無法獨立自主生活,他們的生活滿意度和幸福感都不會高。這本來就是香港青年的困局,對SEN學生來說無疑更加沉重,因為社會總會因為「SEN學生學業成績不好」,就聯想到「SEN學生工作表現未必優秀」的刻板印象。

鄭光言提到,受不同家庭教育方式影響,部份SEN青年可能也不太了解自身的能力和缺陷;社會若要幫助他們持續就業,首要提升他們的職業技能,其次可在軟性技巧層面提供支援,包括社交和情緒;最後應讓青年意識到自己的強項、弱項和特性,方能作出更加適合的就業選擇。僱主的理解與接納,正是構建「共融職場」乃至「共融社會」的關鍵之一。為了增進社會對SEN青年的認識,為他們創造多元就業機會,協康會於2020年在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捐助下,開展為期三年的「共創可能」計劃,從四個導向構建支援框架(M.E.E.T),包括管理層的態度(Management)、工作環境(Work Environment)、社交環境(Social Environment)、工作分配(Task Assignment),冀為不同特質的SEN青年提供工作配套、減輕職場心理壓力,繼而提高持續工作的意願。

勿以「施捨」、「救濟」心態對待

除此之外,「共創可能」還設有「個別化共融就業計劃」(Inclusive Employment Support Plan,INEP),由跨專業團隊成員如教育心理學家、職業治療師和社工共同撰寫,讓僱主和僱員加深了解相互所需,一起推動職場共融。協康會還會為僱傭雙方提供及時支援,例如在SEN員工出現情緒問題時委派心理治療師協助調節情緒,並與僱主及時溝通。計劃合共幫助80位SEN青年持續就業,為20多個單位/公司提供INEP。

僱主對於推動SEN青年持續就業固然舉足輕重,但協康會也強調,僱主不應以「施捨」和「救濟」的心態對待SEN青年,而是在了解SEN青年的特性和長處後,願意為他們創造合適的崗位,達到「雙贏」。在聘用之初,僱主可能需要花費額外資源,但協康會相信,只要給予適合SEN青年的工作,假以時日,從穩定性、專註度、專業性和工作完成度等方面來看,產生的工作效益都有可能大於聘請普通人士。

請人的時候要有心理準備,不要只想着請最棒的,因為這已經違背了共融就業的理念。
Sidney Chun 活意社創辦人(已聘請5位SEN青年)

中學宜及早提供實習機會

「如果要真正做到『社會共融』,就是在社會中無論硬件配套還是服務配套,都可以容納到他們共存。在就業市場來說,如果有一定的工作配對或是調適,讓他們可以發揮。」鄭光言觀察到,早年大部份僱主都是基於同情、善意,或要填補崗位空缺,而聘用SEN人士,但近年來,他樂見不少僱主都會主動接觸NGO以招聘不同背景的SEN青年,相信他們不僅僅是出於社會責任,而是見識到SEN人士的工作優勢或發展潛能。

教育局於2014/15學年開始在中學推行「生涯規劃教育」,每年向每間中學撥款50萬元作為活動經費,培養學生認識自我、訂立人生目標。可是,大多數主流中學都不會為SEN學生制定有別於一般學生的職涯規劃活動,而且主要都是不同行業的講座分享,鮮有實習體驗。協康會區域經理吳晃榮認為,如果學校只是對學生說「你可以從事什麼工作」而沒有給予他們真實工作體驗,學生對實際工作的理解和想像大多會流於形式和表面,起不到真正的效果。因此,他建議學校善用暑假、聖誕假等長假期,為學生特別是SEN學生安排更多實踐的機會,以便他們親身體驗更多工作內容。

陳焜昱(中)原本就讀於專收SEN學生的炮台山循道衛理中學,經校方轉介應徵聖類斯中學科技資訊助理的職位;並在面試過程中,憑藉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得到聖類斯中學校長易浩權(右)和電腦科主任郭尚賢(左)的賞識。(蘇煒然攝)

「共融社會」需要政商學攜手搭建

《施政報告2023》中,行政長官李家超也提出幾項有利於SEN人士就業的政策,例如提供津貼鼓勵就業、優化特殊學校輔導人手編制、支援特殊學校離校生和照顧者等,吳晃榮認為有不同方式的資助和資源固然好,也會令社會大眾更關註他們的問題,但具體怎麼實施、會否衍生其他問題,仍然需要時間觀察。但被問到支援夠不夠多時,他則表示「一定可以再多點」。對於「向領取綜援而有工作的殘疾人士每月發放額外500元津貼,以鼓勵就業」,協康會認為「錢不是所要爭取的第一個政策」,即使是家長也不會只是看「500元津貼」帶來好處,而是關注子女的長遠發展和就業的配套措施。

勞工處在促進SEN人士就業方面也有不同項目,例如在職培訓期或試工期內為僱主發放津貼。這一方面可以減省僱主聘用成本,令SEN員工與普通員工享有同等薪酬;但從另一方面來看,津貼結束後,僱主可能就會降低繼續聘用SEN人士的意願。專收SEN學生、並為他們設有完善職涯規劃和實習計劃的炮台山循道衛理中學助理校長侯潔瑩指出,勞工處規定僱主不可就同一僱員的同一職位申請二次津貼,所以補貼計劃屆滿後,僱主不是把該僱員調往其他崗位,就是直接聘請其他SEN人士,難以確保SEN僱員工作的持續性和穩定性。她建議當局為聘用SEN人士的僱主提供稅務寬免。吳晃榮則希望政府延長補貼時限,或是能按照社會狀況、通貨膨脹情況調整金額,提高僱主誘因。

「沒有人說『長路』就是『差路』,也許SEN學生就是需要長一點的路。」鄭光言感慨,SEN學生的這條路,少不了社會各界的幫助。當學校能夠發掘學生興趣,構建完善的職涯規劃課程;僱主樂於接納,在工作中給予支援和包容,創造共融職場;社會機構提供持續的個人、家庭支援;政府給予充足支援和配套計劃,重視長遠發展和不同服務、計劃銜接——共融社會離我們便不再遙遠,SEN青年的獨木橋也會變成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