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產劇.二|「合拍劇也可以很好看」—— 鍾澍佳探尋港劇新模式

撰文:王晉璇
出版:更新:

《新聞女王》監製鍾澍佳自言更喜歡在北京創作,但兩年前回到香港無綫電視(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冀為港產電視劇帶來內地經驗,探索更多合作模式。他認為《新聞女王》之所以「紅得過羅湖」,得益於優酷資訊科技公司(YOUKU)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出的宣傳點精準切中觀眾喜好,而這無疑是本土港產劇所缺乏的能力。

「香港電視文化產業何去何從」專題報道之二

鍾澍佳早在24年前就與佘詩曼合作拍攝《十月初五的月光》,他認為除了優秀的劇本之外,「與演員有足夠的溝通」也是《新聞女王》成功的重要原因。(蘇煒然攝)

「獨立女性的精神面貌是港劇的DNA」

去年年底,鍾澍佳監製的陸港合拍劇《新聞女王》在內地優酷平台播出,從開播前幾乎「零宣傳」的態勢,到開播後風靡全國,話題度、討論度一路飆升,豆瓣最高評分達到8.2分。本地同樣聲勢浩蕩,擊敗TVB在2023年推出的23套港劇,以25.2的最高收視率斬獲TVB年度「最佳劇集」獎項。該劇以被視為「夕陽行業」的新聞業為背景,疊加時下流行的「職場大女主」元素,精確瞄準內地觀眾口味,為「新港劇」帶來一些可能性。

近年「大女主劇」大行其道,究其原因,是女性觀眾在劇集市場上佔主要地位。根據內地德塔文科技公司發布的《2020-2021年電視劇市場分析報告》,2020年內地劇集市場的女性觀眾比例高達62%。報告又指女性觀眾更樂於向親朋好友推薦劇集,使得越來越多電視劇製作更加「女性向」,尤其向「女強劇」題材靠攏。《新聞女王》正正不同於以往主要聚焦男性角色的警匪港劇,成功吸引高達七成的女性觀眾。

鍾澍佳接受《香港01》專訪時坦言,《新聞女王》的「制勝法寶」之一,就是獲得優酷大數據技術的支持,切中「獨立女性」的宣傳點,再配以在港劇品類上史無前例的宣傳營銷。他笑言:「男性寫『女權』是特別女權的,編劇團隊裏的男編劇因為要伺候家裏的『女主』,甚至比唯一的女編劇更『女權』。」他希望該劇能讓在職女性找到共鳴,並且吸引更多年輕觀眾,為港產電視劇撕掉「師奶劇」的刻板標籤。《新聞女王》確實做到了,根據《2022年港劇觀看報告》,優酷港劇場觀眾以「80後」為主,佔比26.5%;而內地歡網科技大數據分析,「95後」和「00後」是主力觀眾,佔比超過「80後」。

鍾澍佳因而期望未來製作更多「大女主」劇集,並透露將會拍攝以「現代女性的豪門生活」為題材的劇集。「獨立女性」的角色形象並不新鮮,但他認為香港獨立女性的精神一直在進步,「20年前,她們還是會為了感情傷心,但是現在的女性壓根不會了。」傳統港產電視劇常見警察、醫生、律師等職業,或多或少都讓觀眾失去了新鮮感,但鍾澍佳認為只要適當疊加,就能為港劇帶來新的可能。至於有網民形容《新聞女王》只是「披着職場劇外衣的宮鬥劇」,他也不以為意:「疊加元素只要融合得好,就能創造港劇新形式。」

「吵的架多了,普通話就好了」

鍾澍佳出生於1966年 ,19歲就加入TVB做助理編導,29歲就當上監製。1997年的《難兄難弟》就是他所監製的第一部電視劇,獲得「萬千星輝頒獎典禮」的「最佳劇集」和「最佳男主角」。他擔任編導的《十月初五的月光》、《壹號皇庭》等劇集也都獲得不少好評。那時的港產電視劇承接1970年代和1980年代的燦爛,仍然處於百花齊放的時期,而內地電視劇還未起步,甚至頗為落後:很多新入行的製作人員沒有經驗,來自劇團的演員數量太少而且表演浮誇,製作成本也只是港劇的2至3成......不過,鍾澍佳卻看到更大的發展空間,並自2002年起常駐內地,在往後的20多年內也持續在內地深耕影視創作。

「當時一句普通話也聽不懂,在演員每次講完台詞後都不知道他講對講錯。」鍾澍佳說自己的語言天賦不強,而這是他剛到北京工作時遇到的最大困難。他將現在達到「母語」程度的流利普通話,歸功於定居北京後經常結識朋友,努力融入當地文化和社會,以及「天天跟編劇吵架,吵得多了自然普通話就好了」。第二個困難是難以適應當時內地創作題材。2002年,他參與拍攝主旋律劇集《奔騰向海洋》,講述一間國營企業邁向私營化的種種困難。「可能那時候的國營企業比較喜歡開會,30場戲裏有15場都在開會。」他苦笑道,當時內地劇題材以價值觀、歷史、愛國主義為主,而這類冗長而沉悶的劇情與他以往拍攝的節奏快、翻轉多、戲劇效果強烈的港劇,形成巨大反差。

在內地劇的起步階段,大量香港影視從業人員將香港先進的經驗帶到了內地,是內地劇製作人的學習模板和創意來源。鍾澍佳形容,2012年是內地劇的「分水嶺」,「表演節奏、故事情節和拍攝畫面都跟以前的內地劇有很區別。」當時一系列穿越題材的宮鬥劇興起,例如《步步驚心》、《宮》、《甄嬛傳》等,不難瞥見宮鬥劇始祖《金枝慾孽》的影子。「那時候國產劇是通過港劇的概念、想法和技術發展起來的。」鍾澍佳肯定地說。

「將內地經驗帶回香港是『傳承』」

時過境遷,今天內地劇方興未艾,港劇卻輝煌不再,鍾澍佳切實感受到了前者在短短20年內的突飛猛進。他斬釘截鐵地表示,比起香港,自己更喜歡在北京創作:「我喜歡北京寬廣的道路,高大的建築物,這些都是我們在香港長大的孩子從來沒見過的。」

寬廣的城市吸引了鍾澍佳,更寬闊的創作空間真正留下了他:就銷售市場來說,14億人口的內地必然比700多萬人口的香港有更多的銷售和利潤空間;就拍攝成本而言,不僅內地劇集預算充足,動輒一集百萬的成本自然會產生更高水準的製作。再者,香港物價水平高,就算使用同樣的預算,內地拍攝的效果卻可以比香港高出很多倍。從表演方式來看,內地表演院校和表演課程形成專業體系,演員的表演技巧逐漸成熟,更能和角色融為一體。在場景資源方面,截至2021年底,內地專業化影視基地已經達到230家——從秦王宮到明清苑的古代建築,在橫店影視城裏一應俱全。若就題材而言,「我不相信香港編劇寫古裝劇能寫得好過內地編劇,歷史文化根基沒有可比性。」但他認為,一些題材也必須在香港創作,例如有制度特殊性的警匪、法律、以及新聞等題材,「像《蘭陵王》這種大型古裝劇,也自然要在內地發生。」他強調:「文化沒有高低,只有不一樣。」

內地更寬廣的舞台,促使鍾澍佳創作了許多如《擇天記》、《蘭陵王》、《良辰好景知幾何》等家喻戶曉的作品。但在兩年前,他毅然離開內地,回到如今飽受爭議的TVB。談及原因時,他的嘴唇不由地輕微顫抖,語氣和眼神卻依然堅定:「TVB是我長大的地方,我從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小朋友,到我當導演,當監製,有了自己的作品,我才可以離開我的母校,到一個更大的市場裏發展,現在回到母校有什麼問題?」他並不認為「母校」沒落了,而是認為TVB始終在華語劇市場佔據重要地位,「只有TVB港劇能為全世界華人帶來共同的回憶感。」他希望能將內地從業多年來的經驗、技術和資源帶給香港、帶給新一代的導演和演員,「就像我們總經理(曾志偉)常說的——傳承。」

「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是絕對的好或不好」

去年年底的TVB《萬千星輝頒獎典禮》上,《新聞女王》一舉奪得「大灣區最喜愛TVB劇集」,鍾澍佳上台領獎時表示:「我覺得《新聞女王》證明了一件事,其實合拍的也可以很好看。」作為業界人士,他對於社會上眾說紛紜的「港劇沒落」、「港劇已死」等論調表示不能苟同。在他看來,港劇始終都走在創新和發展的道路上,觀眾之所以無感是因為港劇每年生產量很多,但其實仔細看就會發現每年都有一兩部有創意的優秀作品,例如2023年的《隱形戰隊》、2022年的《下流上車族》、2021年的《星空下的仁醫》等。在被問及以內地觀眾為目標的合拍劇會否流失香港觀眾時,他指出:「合拍劇成本更寬裕,那我們應該把目標觀眾放大到全亞洲甚至全世界,而不僅是內地或香港觀眾。」

但無論是否贊同港劇衰退的觀點,觀眾的選擇不會騙人,本地收視率確實在一路下滑,上述三部優秀港劇再加上「火出圈」的《新聞女王》,跨平台直播最高收視率無一能突破30點。鍾澍佳分析道,新一代觀眾受互聯網影響長大,吸收信息的速度變快,思考能力也比以前的觀眾高,因此不僅劇集節奏要加快,也要重新抓取觀眾興趣點。他強調,港劇亟需借鑑內地運用到影視作品上的用戶大數據分析技術,精準分析觀眾對劇情的喜好,讓創作者了解觀眾的口味,輔助創造更符合市場需求的作品。

TVB長期採用製播一體的單一模式,被批評導致作品陷入僵化。鍾澍佳則表示未來會使用更多「外判劇」模式,即跟不同的影視公司、劇作單位或導演、編劇個人合作,讓港劇市場更開放;合拍劇的形式則會與內地串流平台,如優酷、騰訊繼續保持定期的框架性合作;但他重申這並不會減少自製劇的創作比例。他認為,不管哪種模式都有利有弊,製播一體有持續穩定的生產和劇作質量的保證,但同時欠缺創新;但若電視台過於依賴外判劇,則會出現產量低,失去主導地位的負面影響。

「我們是想在原本的模式之外,探索更多合作模式,給觀眾帶來有趣的驚喜。」
影視製作人鍾澍佳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