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教路】一文睇清讀寫障礙6大特徵 日常生活5招支援患者

撰文:林樂軒
出版:更新:

一名台灣媽媽上載孩子寫的多字照片震驚網民,其打大風後變甲骨文的筆跡,雖令網民爆笑,卻也令人擔心他是否有讀寫困難甚至是讀寫障礙的問題。在港提供相關支援服務的協康會,直指有6個特徵可供家長注意,如孩子認字及寫字時真的感困難,家長其實亦有方法向他們提供支援。

「心」字需要連寫24次,由右至左首一行完全沒有問題,但隨後變形,左右兩點更變成「八」字。(fb群組「爆廢公社」圖片)

下載「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熱話:https://hk01.app.link/qIZYuEC5LO

讀寫障礙的小朋友一般有6個特徵......

協康會區域經理梁惠玲向《香港01》表示,有讀寫障礙的小朋友一般有6個特徵︰

1.    混淆相似文字
他們有機會將相似文字掉亂,例如「木」寫成「水」、「土」寫成「士」

2.    加減筆劃
他們自行對文字增加或減少筆劃,好似「着」中的「目」字漏了一劃,即使得到其他人的提醒,他們都難以察覺寫出來的字筆劃有差異。

3.    上大下細
例如帶有草花頭的文字,部首會大過其他部分。

4.    左右掉轉
例如「植」字,原來是左木右直,他們會寫成左直右木。

5.    詞語混淆單字
「朋友」是一個詞語,但當詞語分開後要求他們讀出時,他們會將「友」字讀成「朋」音。

6.    經常忘字
家長教子女如何寫、如何讀字,但他們很快會忘記,即使該批文字是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字都會忘記,例如洗衣機、雪櫃。

+2
如孩子抗拒文字,家長多花心思,在日常生日中可作支援。

梁惠玲指出,有讀寫障礙的學童對文字十分抗拒,涉及文字的功課所花的時間往往比一般小朋友用多一倍時間,不過家長可以在行動上及感情上幫助及支持子女︰

1.    多利用生活場景
家長帶同子女到食肆點餐時,可以叫小朋友留意餐牌,例好提出「熱」字可以有不同配搭,包括「熱檸茶」、「熱檸水」及「熱咖啡」,有讀寫障礙的學童不擅長分辨量詞,家長亦能教導他們「一件蛋撻」、「一杯茶」。

2.    親子伴讀
父母可以挑選子女喜歡的書籍,最好是圖多字少或出現重複性結構的句子,例好「妹妹學彈琴,弟弟學踢波」,伴讀前父母應自行讀一次,大致上知道故事發展及朗讀節奏,用口語讀到3至4頁時可以停一停,就內容上問子女問題或者將問題延伸至他們的生活經驗。

父母亦可以和子女指住文字朗讀,一旦小朋友讀錯音,家長應該作出糾正讀正音,但切勿重複他們讀錯的音。

3.    多感官學習
「媽媽」的「媽」字有4點,如果小朋友經常寫成3點,家長可以用紅筆標示該4點,利用顏色衝擊他們的視覺;亦可以在子女的背部寫字,利用觸覺教導筆劃。

4.    利用小道具
有讀寫障礙的小朋友年紀漸大,同一時間需要處理更多文字、更多行數,父母可以為子女用硬卡紙遮住其他行數的文字,讓小朋友先專注一行字。

5.    多體諒子女
子女有讀寫障礙,不代表他們智力出現問題,亦不代表他們偷懶不願努力,父母應嘗試站在他們的角度作出體諒,而且要對他們有合理期望,其他人需要10分鐘處理寫字練習,准許他們用更長時間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