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難民同行】難民唔使勞動可免費食住? 學者:津貼微薄限制多

撰文:書摘
出版:更新:

難民為逃避迫害而流落他鄉,但各個國家或地區都只會向難民提供最基本的援助,以免吸引更多難民而造成沉重的財政負擔。以香港為例,難民來港後不會獲得公民身份,從事難民研究多年的伍鳳嫦博士(Isabella)在著作《與難民同行》表示,聲請者的申請獲得接納審核後,個案會轉介至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International Social Service,下稱ISS),他們只會獲微薄金額的援助,而ISS不會把租金和水電津貼直接交予難民,而是由業主直接扣除,而且聲請者要自行到食物收集站領取食物。
伍鳳嫦博士指出,由於租金津貼金額低及限制多,很多業主都不願把單位租出,令聲請者只能居於極其惡劣或違規的建築物內,情況令人無奈。

難民所得的租金津貼不多,很多難民家庭只能擠在環境惡劣的處所。示意圖。(資料圖片/高仲明攝)

下載「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熱話:https://hk01.app.link/qIZYuEC5LO

以下是《與難民同行——港人與難民的故事》的內容節錄:

這些聲請者的申請一旦獲得接納審核,他們便可以要求入境處轉介個案至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International Social Service,下稱ISS),使他們可以申請援助。然而,援助的金額十分微薄,以2018年度為例,申請者每月只可以獲取1,500元的住屋津貼、300元的水電津貼、1,200元的超級市場現金券、約200至400元的交通津貼(例如:提供八達通卡以供聲請者往入境處簽到)等等……ISS不會直接發放津貼予聲請者,例如租金和水電津貼會直接給予業主扣除。至於食物援助,則會安排在各地區設立分站,讓免遣返聲請者自行到食物收集站領取食物。

受制於不允許在港工作的規定,難民每月的生活可算是捉襟見肘。大部分難民只能夠依靠微薄的資助生活,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每年進行兩次全球生活成本調查,比較全球97個國家133個城市,對超過150類產品及服務價格進行比較,包括食品、飲品、家庭用品和個人用品等。

難民受制度所限,18歲後便不能讀書或就業,只能滯留在港依靠微薄津貼過活。示意圖(資料圖片/高仲明攝)

根據智庫於2018年3月15日公佈的《全球生活成本調查2018》報告,香港被評為全球物價第四高的城市。加上,香港樓價冠絕全球,難民只能租住市區的劏房,例如深水埗、土瓜灣及油尖旺區的舊樓。不難想像這些舊樓生活環境惡劣,既沒有升降機,亦須要與其他租客共用廁所。更甚的是有部分劏房連一扇窗也沒有。若然難民是有孩子,需要大一點的地方,便被迫落戶於新界,例如元朗、天水圍或上水一帶的村屋或鐵皮屋。有部分更要租住由雞欄或豬欄改建而成的石屋。

當大眾認為香港是一個貧富懸殊嚴重的地方,不少香港人都生活在這種環境,難民的情況有什麼特別值得我們關注?奈何,難民的租屋程序比一般人來得麻煩。先撇除有很多業主對租借地方予「有色人種」的抗拒。難民要租住一個單位,必先要得到ISS的同意才可以處理住房訂金、地產代理佣金及租金資助。由於他們不能工作,故此,若然ISS不允許,他們根本沒有能力負擔起租金,更遑論昂貴的訂金及佣金。雖然,ISS受政府資助,但ISS並非凡事都以難民的福祉為先。

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ISS )會安排難民到各區食物收集站領取糧食。食物收集站示意圖(資料圖片)

面對居住的難題,ISS曾默許難民居住一些不合規格的房子,包括在農地上建成的寮屋或石屋。後來,透過個別組織的協助,ISS的做法被傳媒廣泛的報導和關注。2013年,有非牟利團體揭發難民住屋問題,發現很多難民住在農地或住宅用地上改建的石屋、鐵屋和寮屋,報導引起社會關注。2013年7月15日,八名難民到ISS辦公室,要求ISS解決他們的住屋問題。ISS竟然召喚警察到場,要求警方幫忙驅散難民。

有機構更就居住問題與ISS對簿公堂。事情揭發後難民的住房與生活情況並沒有因此而得到改善,相反ISS的監管比以前更嚴謹,例如難民若要租住村屋,必須要業主證明物業屬於其本人。不過新界土地有部分是屬於祖宗或由家族持有(非私人持有),故此要業主提供證明是十分困難。更令難民難堪的是,假如單位的租金支出超過ISS的資助範圍,ISS規定要由一名持有香港身份證或工作簽證的人作為擔保人。由於涉及重大責任,很多人也未必願意承擔責任。假如找不到擔保人,他們就不能租住那個單位。繁瑣的行政程序,加上微薄的津貼,使很多業主都不情願將單位租予難民。

書名:《與難民同行——港人與難民的故事》紅出版 (圓桌文化)

作者:伍鳳嫦博士

香港教育大學亞洲及政策研究系助理教授。她的研究領域包括性別研究、媒體理論及移徙人口(包括難民及無國籍人口)。研究地方主要在香港及東南亞。她更是香港尋求庇護者及難民協會創辦人之一。

出版社:紅出版 (圓桌文化)

《香港01》獲出版社授權轉載,標題為《香港01》編輯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