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消費購物慎防4種網上詐騙陷阱 直播帶貨、慈善捐款都有伏

撰文:熱評
出版:更新:

文:Genevieve Noakes@Wise亞太區合規部主管
聖誕佳節臨近,香港消費者容易放下戒心,成為網上騙案的受害者。過去10年,香港的網絡罪案數目增加了近六倍,僅在2020年就發生了約1.3萬宗案件,經濟損失達29.6億港元。
隨着網上服務在日常生活中更趨普及,消費者用於上網的時間不斷增加,香港市民更需保持警惕,保護自己。佳節當前,Genevieve Noakes就巿民應提防的最常見4種詐騙手法,分享了以下的提醒:

佳節臨近,消費者須保持警覺,免墮網上詐騙陷阱。(《交友網戰》劇照)

下載「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熱話

網上購物詐騙—超值優惠?稍安毋躁!

直播帶貨的超級優惠在螢幕閃現,消費者紛紛準備下單,但騙徒也一樣蠢蠢欲動,伺機出擊。過去5年,香港的網上購物騙案激增413%,隨着網上購物更趨普及,相信相關騙案只會有增無減。

在電子商貿、社交商務的熱潮方興未艾之時,騙徒利用消費者希望捕捉到購物優惠的羊群心理,誘騙受害者入局。他們偽冒合法的網上商戶,利用虛假的網站或折扣廣告進行行騙。在某些情況下,騙徒會在買家首次付款後要求加收一筆運費或稅款,最後受害者當然是永遠收不到所訂購的商品。

作者貼士:
如果優惠看起來超值卻不太真實,特別是熱門商品的售價竟遠低於市場平均價格,消費者就要特別留神,並再三查察。如果對商品有興趣,應直接登入電子零售商的網站查閱,而非只是點按電郵或社交媒體的連結。在進行網上付款時,務必檢查網址。所有合法網站均以「https」為開首,並在網址視窗中顯示已上鎖的掛鎖圖標。利用「訪客」身份結賬也是明智之舉,因為這樣個人及付款資訊便不會儲存在電子零售商的網站,避免資料洩露的風險。

直播帶貨、商戶減價等促銷活動同樣有機會成為騙徒工具。(《堅離地愛堅離地》劇照)

國際匯款詐騙—新瓶舊酒

匯款詐騙方面,騙徒會以新方式操作舊有的行騙技倆。例如,他們會透過與你相熟的人的電話號碼或電郵與你聯絡,聲稱需要錢來辦理出院手續,讓你以為親友急需金錢救急。不少騙徒亦會假冒銀行職員,表示你上一次的交易失敗而要求你重新付款。

作者貼士:
為了防止受騙,千萬不要將個人資料提供給你不認識的來電者或回覆可疑電郵。如果要向陌生人付款,必要先查問清楚對方的身份。最重要的是,即使來電者的情況聽起來很焦急,也不要在情急之下答應付款。你應自行聯絡有關的親友或機構,以確認來電者的説法是否屬實—如果對方要求你「不要告訴任何人」,你要保持警惕,提防有詐。

Genevieve Noakes表示:「在騙案發生之前,大多數人都很難想像到自己會成為騙案的受害者。騙徒亦非常狡猾,在佳節臨近之時,香港市民保持警惕尤其重要。 」

騙徒往往編造需要借錢應急的故事,或以緊急關頭無法兌現支票為藉口,向網上約會對象要求借錢。(《交友網戰》劇照)

網上情緣騙局—靈魂伴侶還是愛情騙子?

在香港,2016-2020年間的網上情緣詐騙個案激增694%,單在2021年上半年,此類詐騙的受害者被騙逾 3700 萬港元。

一旦墮入愛河,人們很容易被甜言蜜語迷倒,並被虛假的催淚故事所打動。騙徒正正看中這種心理,於是編造需要借錢應急的故事,或以緊急關頭無法兌現支票為藉口,向約會對象要求借錢。

作者貼士:
切勿向網上認識的新戀人披露銀行賬戶資料或其他重要的個人資訊,尤其是如果雙方素未謀面。限制你在網上和交友應用程式上分享的個人資料,或將個人資料設定為私密,以盡量減少騙徒可以掌握的資料。最重要的是,對新戀人與你分享的動人故事,你要抱持懷疑態度。除金錢損失之外,因陷入愛情幻局而招致的情感損失,同樣令人心碎。如有親友不慎墮入愛情騙徒設下的陷阱,請給以支持和理解,因為這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

即使希望傳遞愛心,也要慎選途徑,捐錢之前必須查問清楚。(《交友網戰》劇照)

詐騙捐款—利用同情心

聖誕新年是發揚愛心、助人為樂的節日。騙徒也會趁機設立虛假的慈善機構,利用人們在節慶假期的慷慨與同情心來騙取金錢。他們或會在街上接近你,或建立幾可亂真的虛假慈善網站來行騙。騙徒也可能致電或發送電郵向你募捐,或聲稱幫助病童來騙取你的同情心。

作者貼士:
如果代表慈善機構進行募捐的人士沒有任何身份證明,請務必小心提防。即使他們真的有身份證明,也可能是偽造文件,因此你必須仔細檢查。千萬不要相信你從未聽過的慈善機構,在捐錢之前必須查問清楚。請謹記,虛假網站看起來可能與真的慈善網站一模一樣,當中只是更改了寄送善款的地址資料而已。

作者:Genevieve Noakes

作者簡介:
Genevieve Noakes為國際匯款公司Wise亞太區合規部主管,負責於全球科技公司WISE在亞太區合規相關事宜。

(文章標題由《香港01》編輯所擬。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