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研究發現蟑螂新品種 「台灣大蠊」體長逾5cm 成最無霸小強

撰文:田中貴
出版:更新:

蟑螂生活在骯髒地方,不少人聞之色變。但日本1位學者熱衷於研究蟑螂,日前帶領團隊成功發現2種新品種蟑螂,當中來自台灣的「台灣大蠊」(Periplaneta Gigantea),雄性全長達到54.5毫米,超越平時常見的蟑螂,成為蟑螂家族中的巨無霸。

柳澤靜磨帶領的團隊發現蟑螂新品種。(網上圖片)

28歲柳澤靜磨來自靜岡縣磐田市大中瀬的竜洋昆蟲自然觀察公園,其領導的蟑螂研究團隊最近發現2種新品種,分別分布在台灣和馬來西亞,當中「台灣大蠊」(Periplaneta Gigantea)的雄性品種體長介於49.8至54.5毫米,在蟑螂家族中體型最龐大的品種。

柳澤靜磨展示台灣大蠊。(柳澤靜磨 X圖片)

另1種新品種則來自馬來西亞婆羅洲島,雄性蟑螂體長6.5毫米,是蟑螂屬中體型最小,由於這2個品種的雄性交配器官在形狀和長度和其他品種有同,所以可以輕易區分出來,今次是柳澤發現的第7個新品種,隨即引來當地媒體訪問。

柳澤研究國立傳染病研究所等地的蟑螂標本時發現台灣大蠊,當時對這個品種感到陌生,於是展開研究,因而證實台灣大蠊的存在,他亦很高興展現研究成果,目前觀察公園展示兩種新發現的品種,讓大眾可以近距離觀察。

(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