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醫生這樣說】網絡媒體、社會氛圍可以養成情緒病

撰文:許龍杰
出版:更新:
最突出的例子,莫過於 2010 年的馬尼拉人質事件。當時,香港所有電視台全程直播,很多人看足 10 多小時,晚上睡覺發槍擊的惡夢,或者白天也回想起慘劇的影像,猶如創傷後壓力症的病徵。
許龍杰
抑鬱症在港漸趨普遍,且有年輕化趨勢。(iStock)

情緒病,是個人的問題,也是社會的反映。是故一些社會現象,也值得我們反思。

網絡資訊氾濫 或致抑鬱焦慮

現今是資訊爆炸的世紀,都市人每天刷手機看面書,港鐵裏每個低頭族,上班前 10 分鐘,已略知世界大事、本地八卦、名人閒事、網絡熱話。每一個 post,留言完再 share,like 完又 tag,由一篇博文跳到另一專頁,資訊 crossover 大堆砌,難怪很多人都坦言,得了媒體焦慮症。

除了被大量資訊淹沒,社交媒體上沒完沒了的個人生活分享,旅行、飯局、聚會、禮物,情人節強力放閃,令孤獨在家的毒男宅女倍感孤單,對他人的幸福又羨又妒,對己則自慚形穢,搞不好真會弄出個抑鬱症來。

不要以為這只是個別現象。西方心理學界近幾年已開始討論所謂「面書抑鬱症」(Facebook depression),更煞有介事進行科學研究——威斯康辛大學的一組研究員,找來了 190 名 18 至 20 歲的年輕人,了解他們是否出現抑鬱症狀[1]。雖然答案是「否」,但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aediatrics)2011 年曾發表報告,指出 Facebook 的使用,與兒童及青少年的情緒病相關[2],家長們還是小心為妙。

有反對者認為,這些說法太跟不上時代,「社交網絡焦慮症」或者網癮(Internet addiction)等說法,只是新舊時代交替的過渡現象,是對新科技的適應障礙(Adjustment disorder),新一代的兒童已屬於「網絡原住民」(Digital natives)的新族群,自出娘胎就未曾經歷過沒有網絡的生活,上網,像呼吸一樣平常——你會叫自己「呼吸成癮」嗎?

媒體的刺激性報道,亦有可能導致情緒病。圖為加拿大校園槍擊案畫面。(美聯社)

「熱認知」現象 社會氛圍轉而影響個人情緒

但假如是傳統媒體長時間的刺激性報道,強迫用家收看,那就另當別論。最突出的例子,莫過於 2010 年的馬尼拉人質事件。當時,香港所有電視台全程直播,很多人看足 10 多小時,晚上睡覺發槍擊的惡夢,或者白天也回想起慘劇的影像,猶如創傷後壓力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 PTSD)的病徵,令人相當難受。

近年香港社會的衝突、撕裂,也容易做成個人的情緒病徵。心理學上有所謂「熱認知」(Hot cognition)的現象,即是說,一個人在外界吸收的資訊,只有滿載情感內涵的,才會對個人情緒產生深遠影響。

電視報道一宗車禍新聞,看的人多過目即忘,但假如傷者是你親友,那就令人印象深刻,久久不能釋懷。2014 年的佔領運動,香港人連續兩個多月沉浸在佔領區的警民衝突電視畫面,當中有些家庭或有親人做警務工作,也有親人是示威者,即使不出現家庭衝突,天天看電視畫面,也難免憂心忡忡。

筆者當時曾問過一些行家,發現無論是精神科門診還是病房,當時都多了不少因為佔中而引發的情緒病求助個案,可見個人心理與社會的整體氛圍,確是互相影響,互為因果。

參考文獻:

[1] LA Jelenchick, JC Eickhoff & MA Moreno (2013). “Facebook Depression?” Social Networking Site Use and Depression in Older Adolescents.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52, p.128-130.

[2] O’Keeffe GS, Clarke-Pearson K, Council on Communications and Media (2011). The impact of social media on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families. Pediatrics, 127, p.800–804.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