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轉型】Amazon老闆改革《華盛頓郵報》的四點啟示

撰文:李立峯
出版:更新:

過年之前,網絡傳來消息,《華盛頓郵報》聘請數十名新記者。今時今日,新聞機構面對着如何在網絡世界生存的問題,有規模地擴充人手,是少見的行為。
不過,其實在過去一年,美國新聞界一直傳出不少關於《華郵》的正面消息。Amazon老闆Jeff Bezos三年前收購《華郵》,似乎帶來了不少正面影響。一些美國學者也開始着手研究,分析Bezos是否真的能令《華郵》以至新聞業起死回生。

Amazon老闆Jeff Bezos。(GettyImages)

綜合資料,Bezos也不是有甚麼特別創新的商業模型。但有幾點是值得强調的。

  首先,Bezos不只將《華郵》看成新聞機構,也將它看成科技公司。

過去幾年,《華郵》除了記者人數回升之外,聘請的工程師數目也一直上升。這些工程師對主宰工作流程的內容處理系統,以至網站和手機程式設計都作出了重要的改良。據說Bezos非常重視《華郵》的網站和手機程式下載文章時的速度。他認為人們在看印刷報章時,從一篇報道翻到另一篇報道,是完全不需要時間的,他相信網絡和手機程式也要做到同樣地方便讀者瀏覧,兩三秒之差就足以影響用者會否繼續使用網站和手機程式。

另外,《華郵》的新內容處理系統Arc Publishing,更是異軍突起,成為了機構的收入來源,因為其他不少新聞機構都向《華郵》購置其系統。《華郵》帶點樂觀地估計,他們的內容處理系統將可為機構帶來每年1憶美元的收入。現時《華郵》的運作成本,據一些報道估計,是約每年3至5億美元。

  第二,《華郵》高度利用網絡數據和測試,改善內容在網絡的流通量。

例如他們恒常地對從網絡推送的內容進行所謂「A/B testing」,即在推送一單新聞時,配以兩個不同的標題或兩張不同的圖片,看看哪一個標題或哪一張圖片有利於網絡流通量。這些測試結果會否使報章變得嘩眾取寵?《華郵》會說,重點是他們的新聞內容仍然札實和有深度,標題或配圖只是吸引人看的手段,它本身不會使有質素的內容變得沒有質素。

這說法當然有點賣花讚花香的意味。其實,就算實質內容真的沒有多大轉變,推送方式帶來的「接收模式」(mode of reception)的轉變,也可能影響着新聞的社會功能和意義。但這些問題超出本文範圍,有機會才再談。正面點看,不能否認,在網絡傳送新聞,不可能完全不理會網絡世界的資訊流動邏輯,那些內容測試和數據分析,對新聞機構已變得越來越重要。

內容製作以外,《華盛頓郵報》十分重視科技研發及數據研究。(官網圖片)

  第三,《華郵》網站每日推出非常大量的內容。

根據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的一篇訪問,《華郵》700名記者每天出產的網上文章,是擁有1300名記者的《紐約時報》的一倍。網上出版的內容,到最後只有一部份能在印刷版出現。從過去十幾二十年的歷史看,當報章開始建立網站時,網絡版只是印刷版的副產品。今天,不少報章可能仍有這個傾向,但可以說,《華郵》已經是一個以網絡為先的機構,以出版的流程和內容計,印刷版更像是副產品。

  第四,既然Bezos是Amazon的老闆,我們也可以預期,《華郵》和Amazon可以有某種協同的關係。

現時,《華郵》的全國數碼版是Amazon Prime和Kindle Fire的一部份,即後面兩種服務的使用者可以免費閱讀《華郵》的全國數碼版。Bezos似乎認為,有《華郵》這老牌新聞品牌助陣,長遠而言,對Amazon無論從形象上和實務上都會有幫助。

Amazon Prime會員可免費訂閱《華郵》6個月。(官網擷圖)

在多方面的改革下,《華郵》的網上讀者人數在過去幾年大幅增長,而且在2015年超越了《紐約時報》。而公司願意增聘人手,對內部士氣亦有幫助。最近傳出的要增聘的人手中,包括調查記者。但《華郵》也說明,希望能請記者做一些較快得到成果的調查報道。傳統上要幾個月才能完成的調查新聞會繼續做,但同時希望生產一些以幾星期為時間框架的調查報道。

《華郵》的網上讀者人數在2015年超越了《紐約時報》,更在2016年超越Buzzfeed.com。

不過,也有不少論者勸喻大家要謹慎一點。縱使網上讀者人數大升及開拓了新的收入來源,到目前為止,《華郵》的營利能力並未真正穩定下來。更基本的,是一些論者指出,Bezos就算救得了《華郵》,也救不了整個新聞業。美國以至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多少個像《華郵》一樣的新聞品牌,也沒有多少間像Amazon一樣正在賺大錢的網絡公司。無論《華郵》改革的最後成果如何,其基礎都是絕大部份新聞機構難以複製的。

十幾年前,專門研究新聞媒體數碼轉型的學者Pablo Boczkowski就指出過,新聞業對如何存活下去找不到答案,只能不停進行實驗,而整個行業就像進行集體對沖(collective hedging)一樣:大家做不同的實驗,看看那一個到最後成功。到了今天,情況其實沒有本質上的變化,但《華郵》至少是一個讓人帶着期望的實驗,值得留意。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